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隆万盛世 > 774庄田数额

774庄田数额

    北京,紫禁城,文渊阁。


    “刘世曾所报仅在直隶,勋戚五世庄田超过一百顷的甚多,如超过一千三顷的一家,超过五百顷的三家,超过百数十顷的二家。


    戚畹有田二千八百顷者一家,一千五百顷者一家,一千数百顷者七家。


    废绝者九家,其田约三千五百余顷。


    赐田不载册者四家,田二百余顷。


    更有奸冒者五家,有田约三千余顷,应该追夺。


    户部商议,勋戚之家应当稍优,册籍不载者应再核实,废绝者但先世丘墓尚在应量留数顷,以资祀祭。


    但不因只简单核实数量,朝廷应该定下一个限度,各勋戚之家该留多少庄田,最好有个度,超过部份,还是应该按律征收赋役。”


    说话的是户部尚书马森,今日是内阁召集六部尚书部议的日子,他说的刘世曾乃是当今北直隶巡按御史,时近年底,各方都开始为当年征收赋役,完成任务而头疼。


    直隶巡抚虽然位高权重,可治下难题也多,最主要的就是那些田地,大多已经成为皇庄或是勋戚家庄田,让地方官府在征收赋役时阻力甚大。


    户部不断对巡抚衙门施压,要尽快汇缴赋役,而地方上却迟迟定不下。


    做为巡按御史,自然要参加监察。


    一番追问之下总算搞清楚,就是各地都是皇庄、庄田,这些人家可不是他们惹得起的。


    其中更有一些所谓庄田存疑,但是屡次上门询问却被挡了回来。


    刘世曾这次也发狠了,在户部再次催问的时候,直接把事儿都抖搂出来,让户部找这些勋贵集团谈去。


    皇庄,他是惹不起的。


    勋贵集团虽然是掉毛的凤凰不如鸡,可他也惹不起,但是户部和内阁还是不在乎他们的。


    确定勋贵庄田数量,感到和自己无关,其他各部的尚书此时都老神在在坐在那里,或老僧入定,或端起茶杯细品,有马森在,有内阁五位阁老在,还轮不到要他们出来。


    “王大人怎么看?”


    李春芳看了下陈以勤、魏广德等人,见他们没有说话的意思,遂开口向王廷问道。


    划定庄田,户部是可以定调子的,可马森没有直接选择上奏,而是拿到部议上说,自然也是不想独自承担勋贵集团的报复,想拉内阁下水。


    不过这件事儿,内阁可以做,但是还要都察院配合,他们毕竟有监督之责。


    先看看都察院是否想淌这趟浑水,再决定内阁怎么表态。


    王廷乐呵呵开口说道:“朝廷只要定下标准,都察院定然派人配合,毕竟我们的职责就有监察之责。”


    王廷只承认派人配合地方,监察庄田丈量,其他的不管,也是够滑头的。


    “马大人,户部是怎么想的?勋贵庄田定多少合适?”


    这次李春芳不再含含糊糊的问话,而是点出重点,那就是户部觉得给各家留多少免税庄田为好。


    那边还在谈话,魏广德则是低头看着刘世曾的奏报。


    先前马森只说了大概,可刘世曾奏疏里确实说的明白,勋戚傅派五世田溢百顷以上者,成国公朱希忠田千三百余顷,定国公徐文璧、英国公张溶、惠安伯张元善田各五百余顷,泰宁侯陈良弼、锦衣卫指挥李光先等各百数十顷。


    戚畹受赐太滥者,驸马李和田二千八百余顷,许从诚一千五百余顷,锦衣卫指挥谢守朴、林荐、张澍、陈书文、龙邵辅,千户夏时际等田各千数百顷以上。


    这些,都只是占田较多的,至于其他勋贵的田地,大多也超百顷。


    戚畹,其实就是外戚,因女嫁入皇家而受到皇帝封赏,也得到大量庄田赏赐。


    庄田,其实就是明朝土地兼并最常见、最公开的方式。


    明代庄田,是由皇帝根据不同身份和品级高低钦定和赐给的。


    有属于皇帝占有的皇庄,属于后妃和尚未到封地就藩的藩亲王占有的宫庄,属于己出官就藩的藩亲王及公主占有的王庄,属于外戚、勋臣、宦官占有的田庄,属于寺院占有的田庄。


    这些庄田都享有免租、免役等封建特权,最初由官府代管,按照每亩纳籽粒征银3分的定例,由州、县向庄田农户收取,然后这些庄田占有者去州县领取。


    后来亲王、勋贵们甩开了州县官府,自己派人经营管理和收取租银。


    由于他们所占庄田少的也有百顷,多者达几万顷,因此先后都在所属庄田设若干田庄,分别经营。


    在皇庄、王庄派侍从太监担任“承奉”,位在田庄所设庄所经营田庄各种产业,并有旗校三、五十名跟随。


    以后各类田庄逐渐采取了派家人到庄所管庄,称为庄头,随带“庄头伴当”多人,充当打手,管理生产和收取田租。


    钦赐庄田,朱元璋时就有了,他曾诏令赐给亲王田千顷,以其租充当禄米。


    赐公主各占庄田一所,每年能收米2500石,以充禄米。


    这种钦赐庄田都被宣布为永业田,免租税。


    朱棣作燕王时,在宛平县私建田庄,称为王庄,用以筹集培植亲军的饷粮,即皇帝位后,改王庄为皇庄,这是明朝皇帝直接掠夺土地之始。


    宪宗时,没收太监曹吉祥之地为宫中庄地,也称为皇庄,以后皇庄越来越多。


    藩王、权贵也纷纷效尤,他们用向皇帝“请乞”、“奏求”等方式求得“钦赐”,于是就以官荒无主之地为名,无所顾忌地圈占民田。


    宗室、勋贵之后也把其他方式获得的土地挂在庄田里,因为就可以被当做永业田,而不用向朝廷缴纳租税。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导致地方官府可以征缴赋役的田地越来越少,加重了百姓负担,再最后不得不选择卖出自己的田地,而这些田地进入权贵手中也摇身一变成为庄田,如此恶性循环。


    原本在朱元璋的设想中,他赏赐的庄田其实是牧马草场或是河滩废地,定下这个制度是想着让他的子孙后代,自己去开垦荒田。


    这样既能保证自己的生活,又能保证国家的田地数目增长。


    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因为宗室、勋贵名下的田地不用交税,朱家子孙和勋贵开始疯狂的进行土地兼并。


    嘉靖时期,因为宗室人口急速膨胀,田地快速减少以及官员贪腐造成财政支出大增,国家财政出现长期,大额的亏空,几乎耗光以前数代明朝皇帝积攒起来的老库。


    到了现在,已经让朝廷中的高官不得不把眼睛盯向宗室及勋贵手里的庄田,希望能借此增加财政收入,弥补亏空。


    魏广德不知道刘世曾的奏疏背后,是否有户部的影子,但在他看来应该不是孤立事件。


    而这个时候,马森和李春芳、陈以勤等人已经开始发言讨论起来。


    其中比较一致的意见还是,对于勋贵和戚畹,应该按照爵位或者庄田来源定下一定数额,数额内依旧属于庄田,也就是不征税,而超出部分自然要想朝廷缴税。


    至于宗支已绝及失爵者,田地应该夺之,奸民影射者,徵租入官,但先世丘墓尚在应量留数顷,以资祀祭。


    大方向都没有意见,但是在具体该留多少数额上,还有争议。


    勋贵田地大多认为只该留百顷即可,因为他们本来还从朝廷支取禄米。


    到了这里,其实又牵扯到洪武时期留下来的糊涂账。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定下禄田制度,也就是把官田发给宗室、勋贵及官员,以田地收成抵禄米。


    但这一制度执行十余年后又被废除,但废除却很不彻底,因为一部分禄田被追回,但一部分禄田依旧保存下来。


    庄田和禄田及禄米,就这样形成一个很难说得清楚的糊涂账。


    实际上到嘉靖年间,夏言在《奉勃勘报皇庄及功臣国戚田土疏》中谈到宗室勋戚庄田时说,“今既官给之禄,奈何又与之田,是重出而过制矣”。


    朝廷既给俸禄又赐庄田,是当时的现实,也一直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到底是追回还是什么,嘉靖皇帝一直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嘉靖皇帝都不好下裁定,到了隆庆皇帝这里,自然更加不会出头。


    百顷的数字,那就是万亩田地,其实对于勋戚来说,当然是足够他们吃喝了。


    至于维持奢侈体面的生活当然不够,但他们的来钱路子多,田地租税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收入还是来自盐引等灰色收入。


    不过魏广德不打算在这个时候保持沉默,他得站出来帮勋贵争取一点利益。


    现在的魏广德和勋贵府邸之间的来往明显增加,大家关系好。


    虽然庄田收入在各家并非主力,但这件事上他要是选择一言不发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在其他六部尚书表达同意马森之言后,魏广德不等张居正、殷士谵表达意见就先一步说道:“马尚书百顷之数应酌情增加一些,都是为国朝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家族,朝廷理当优渥才是。”


    在这样的会议室,内阁阁臣一般都会最后发表意见,魏广德在内阁排名最靠后,抢先发言也实属正常。


    魏广德希望增加勋贵庄田数量,这个其实并不出其他人的意料,谁不知道他家和勋贵的关系。


    其实,重臣之家和勋贵联姻的也不少,只是像魏广德这样,是和魏国公府和定国公府这样顶级勋贵有关系不多。


    陈以勤、殷士谵都只是看了他一眼,而李春芳和张居正则没有丝毫变化。


    在魏广德说话后,殷士谵和张居正都没有要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在等马森给出答复。


    “不知魏阁老说的酌情,是指要增加多少数额?”


    马森问道。


    好吧,接旨入阁后,别的官员见到魏广德和殷士谵都改了称呼,见面都喊阁老,搞的才三十的魏广德很是适应了几天。


    “马大人,百顷之数是户部商议的数字吗?”


    魏广德倒没有马上回答,而是问起来。


    “是,户部商议认为,百顷庄田足够供养勋贵家族。”


    马森直接答道。


    “户部所指,应该只是他们府里的人,而没有考虑他们需要照顾的族人等的开销,据我所知,也是一笔很大的数字。”


    魏广德笑道,“以我之见,在户部商议之数上翻倍,二百顷较为合适。”


    一张嘴就把勋贵免税田地翻一倍,其他几位尚书都只是对视一眼。


    其实他们清楚,就算朝廷现在定下数额,时间长了也会逐渐变质。


    他们只是官,是流官,可没法和世袭勋贵比,甚至都没法和魏广德这样的武勋比。


    书香门第说起来好听,可一旦家里出不了读书人,就会家道中落,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王朝中后期,科举舞弊成风的原因,都想人还在官场的时候,给家里安排好。


    他们对勋贵拥有的那么多田地不眼红是不可能的,可也只能眼红。


    现在眼看着有人头铁,想要从这些勋贵身上割点肉,大家乐见其成。


    眼红归眼红,可真要把人得罪狠了,他们也不愿意。


    在魏广德说出勋贵庄田定为二百顷后,也没有人因此出来和魏广德说叨,因为实在不值得。


    别人不说话,马森却不得不接住。


    其实此前消息传出后,户部就有勋戚家小孩闹事,终究动了人家利益。


    闹事归闹事,毕竟是朝廷的衙门,他们也不敢太过,现在魏广德说出来的数字倒正好可以堵住勋贵的嘴,免得他们再找户部麻烦。


    “这倒是我孤陋寡闻,若如此,二百顷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马森马上表示赞成。


    户部内定百顷的消息,昨晚魏广德就听说了,勋贵底限是要百五十顷,魏广德本来还打算磨一磨的,没想到马森直接答应下来,经不住后悔没多要点。


    不过想想都是为国事,也就算了。


    和那些穿越类似,魏广德其实还是希望勋贵们能够把眼光从田地上挪开,出去做生意赚银子,而不是逮着老百姓薅。


    只不过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也没法说服人家。


    “勋戚定二百顷,戚畹,可能还是要陛下来圣裁。”


    外戚,也分亲近和不亲近,魏广德可不想和外戚拉上关系。


    勋贵们其实看不上外戚,总觉得自家祖上拼命创下的富贵比那些靠嫁女儿上位的高贵,所以魏广德不打算插手此事。


    尚书们不反对增加庄田数额,李春芳看其他阁臣也都没反对的意思,不过还是一一询问了一遍这才说道:“既然如此,就由户部把今日所议成文递上来。”(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