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304章 ,入股

第304章 ,入股

    周颖将东西放下,看着王青松笑道:“你吃了没?一起吃饭吧,这家伙肯定没吃就过来了。”


    王青松也确实有点饿了。


    当下便答应了下来:“行,走吧,一起吃点。”


    随后三人稍微收拾了一下,一起出了房门。


    来到外面以后找了一家饭馆。


    点了几个菜,三人在那里吃了起来。


    这次,王青松倒是没抢着付钱,周颖给的钱。


    一路上,周馨就跟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王青松查了一下五一劳动节。


    最后收起手机,说道:“周颖,明天你休息一天吧,这不是放假了嘛!”


    听到这话,周颖摇了摇头:“不休了,节假日,商场里流量是最大的时候,这时候不做生意,什么时候做生意啊!再说了,商场有规定,节假日是不允许关门的,必须得开门。”


    王青松皱了一下眉头,商场好像还真的有这条规定。


    周馨也是嘀咕道:“没事,我去陪我姐好了,反正我现在作业也多,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玩呢!等后面再看看。”


    见两人这么说,王青松也没有去勉强了。


    反正他是不想去的。


    吃了饭,三人回到了家里。


    周颖两人去洗澡去了,王青松则是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拿出手机继续看着题目。


    这次他没有自己去拿货,而是打了个电话给個定金,让对方把东西给送到小区的边上。


    十二点,一车猪肉。


    一点,一车鸡蛋。


    都弄好以后,他这才打着哈欠回到酒店这边。


    一觉睡到了天亮。


    早上,王青松被楼下汽车的鸣笛声音给吵醒了。


    看了看时间已经八点。


    伸了伸懒腰,洗漱一下,就出了酒店。


    回到李思辰这边,三人结伴出去了。


    今天没什么事情干,就是出去玩,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在这里干的事情。


    来到街道,今天的人特别多。


    “今天怎么这么多人?”


    现在才九点,这里的人非常的多。


    王青松好奇地嘀咕了一句。


    李思辰也是摇摇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他们放假?”


    听到这话,王青松才反应过来。


    现在他对周末和节假日一点也不敏感了,因为以前盼着放假能休息。


    现在呢!


    对他来说,节假日好像都没有什么区别呢!


    没有在意,三人在街道上溜达着。


    一会去这里的商店看看你,一会去大厦里看看卖衣服的,顺便给三人买了一套这边的衣服。


    看到舞狮子的人,又好奇地过去凑热闹。


    当然了,来这里,主要还是看看这里的其他物价。


    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


    大街小巷转悠了一圈,到了中午的时候,三人坐着客轮去九龙这边。


    这次两人主要是去码头这边。


    有客轮,自然有货轮码头,而且这边的码头也不止一两个。


    溜达到了附近,就看到不少跟难民一样的人,围在码头附近,不敢靠前。


    有不懂的人过去以后,甚至挨打了。


    王青松皱着眉头看了一下:“他们怎么了?干嘛打人啊!”


    李思辰也同样看着不远处。


    听到这话,自然是摇了摇头:“不知道。是不是怕他们过去要饭?”


    王青松闻言感觉可能是。


    不过两人的话,被旁边的人听到了。


    一个三十多人开口说道:“不是要饭,他们是找活做。人家不让做。”


    听到这个声音,王青松扭头看去。


    这是一个三十多的青年人,旁边还跟着五六个青年。


    一行人也是穿得破破烂烂的。


    这口音虽然不是四九城的,但确实是内地的。


    “老乡,你们是哪里来的?河南?”


    王青松好奇地问了一下。


    对方点了点头:“嗯,俺们河南过来的。”


    “你们怎么来这里了?河南,离这里太远了。”


    王青松也是很奇怪。


    随后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对方几个人是河南信阳的。


    困难时期,他们那里可以说是十室九空,这些人一路向南要饭,勉强活了下来。


    之前听说这里的事情,于是就逃这边来了。


    过来也没有多少天。


    跟着大部队从桥那边过来的,运气还算好,安全到了市区。


    而刚刚的打人事件,则是因为工作的问题。


    因为现在外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语言都不通,一下多了很多劳动力。


    工作是个问题。


    女的还能进制衣厂,但是男人基本上都是没事情干。


    于是扛包这种体力活,自然是首选。


    问题是人太多了。


    扛包在港岛这边是属于没什么人愿意干的,但是工资可不算太低。


    可是这些人来了以后,对码头的工人形成了一个冲击。


    这些人甚至连钱都能不要,只要保证他们以及家里人的一日三餐就好了。


    都是想着,安稳下来以后,再好好找个工作。


    于是现在港岛这边的码头工人形成了一个潜规则。


    不让这些人过去。


    王青松听完以后,眉头皱起来:“他们对我们内地人这么为难吗?”


    张铁柱摇了摇头:“也不都是这样滴,俺们来滴时候,好多人被遣送回去,这里好多人,都给俺们打掩护。让俺们跑,还给俺们吃滴。”


    听到这话,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


    任何地方都有黑暗和光明的地方。


    这些人住的地方是在外围的难民聚集地,这也是港府划出来的,不过那里的人太多了,条件非常的差。


    不过也有人特地到那里,挑人去工厂里干活。


    没被挑到的,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而且被挑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沿海的人,基本上都是会粤语的人,不然的话,交流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些人一直以来都没被挑选上。


    王青松脑子一道想法浮现了出来。


    要是自己能弄个工厂,然后把这些人给弄过来,不知道行不行。


    但是问题又回归到了之前的问题。


    干什么。


    他到现在都没找到合适干什么的事情来。


    这两天出来逛游,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实业能做做。


    港岛说是向着轻工业去转型。


    但是这里的轻工业,适合普通老百姓能接触的,主要其实就三种:成衣制造业、电子业(包括钟表,玩具),以及塑胶工业三种。


    说白了,就是做简单的代加工。


    也是港岛的主力行业。


    所以,他现在想的就是弄个小厂子,先做起来。


    慢慢摸透这边的路子。


    毕竟做生意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


    王青松看了看旁边,想过去又不敢过去的张铁柱几个人。


    估计这些人也挨打过。


    心里已经有个想法了。


    自从来了这里以后,他的想法实在是太乱了,一会想干这个,一会想干那个。


    此时他的心里已经定了下来。


    从小做起。


    毕竟再大的公司,都要有人才行。


    慢慢弄点这个年代的设备过来。


    想到这,他对着张铁柱问道:“你们住哪里?”


    “叫什么石硖尾村,沿着那边有条大街,一直往北走就到了。”


    对方指着不远处的街道。


    王青松听到对方说的,明白对方说的是弥敦道,也就是自己之前住酒店的那条路。


    也是一条通往北面的一条主干道。


    不过那里一打听就能知道是哪里了。


    随后和对方告别了。


    可是自己一行人刚走,张铁柱就默默地跟在了后面。


    王青松见状停了下来,扭头问道:“你们跟着我们干嘛!”


    这话,让张铁柱尴尬了一下,不过还是说了出来:“俺们来了以后,都听不懂这里的话,我看你们穿滴怪好滴,知不知道哪里能找到活。”


    听到这话,王青松一阵地纠结。


    他是有心帮忙。


    给一顿吃的,没问题,可问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他自己还没决定干什么呢!


    仓库那边暂时又不需要人看着。


    而且自己也不认识什么厂子的人。


    想了一下,他还是不太忍心,问道:“那伱们会干什么?”


    “俺们有力气,能干活,什么苦都能吃。俺们还会盖房子……还会……”


    说到这里,他也是尴尬了一下。


    好像除了一身的力气,还真的不知道干嘛了。


    王青松也是摸了摸额头。


    有力气,这确实是能干一些事情。


    盖房子?


    这里的都是楼房,这些人也用不上啊!


    不过看到这些人失望的表情,王青松还是有些犹豫了。


    想了想,他开口说道:“这样吧,这几天我看看,要是给你们能找到活,我去找你们。行吧?”


    “哎,中,中~谢谢东家。”


    对方虽然有些失望,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至少多了一份希望。


    王青松见状,这才打了个招呼离开了。


    走在路上,李思辰也是叹了口气:“现在找工作实在是太难了。”


    王青松点了点头,确实。


    不过这些人以后肯定会被慢慢消化的,这些人也是未来港岛繁荣的基础。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三人沿着码头逛着。


    码头这里是真忙,显然生意是很好的。


    重新回到了弥敦道这边,看到面前的一座大厦,让他想到了昨晚的杜婉婷。


    今天星期天,对方应该是在休息。


    不过刚要离开,准备找个地方吃顿午饭,就看到老熟人从电梯里出来了。


    杜婉婷。


    显然,对方也看到了三人。


    杜婉婷也是一阵的高兴,抛下了旁边的人走了过来:“王先生,你们怎么在这里?昨天晚上的事情实在是太谢谢你们了。”


    王青松不在意地笑了笑;“不客气!”


    随后好奇地问道:“今天不是星期天嘛!没有放假?”


    杜婉婷见状解释道:“休息,今天有事情。”


    思绪间,旁边一个穿着西装笔挺的男子笑道:“婷婷,你做你嘅,噉我哋就走先喎!”


    听到这话,杜婉婷显然没什么好心情。


    点了点头。


    对方见状便直接离开了。


    等人走了以后,杜婉婷这才露出了勉强的笑容:“吃饭了没有?昨天本来说好由我来请客的,最后还是你们给的钱,今天我请你们吃饭。”


    王青松看了看三个人,笑道:“那行,不过你请客就算了,我们三个人呢!我请你吧!”


    杜婉婷听到这话,也没多说。


    准备一会自己提前把钱给付了。


    “走吧,这里有家沪菜做得不错,走,跟我来。”


    一边说,一边带头向着不远处的一家餐厅走去。


    装修还算是比较精致的。


    人不算太多。


    杜婉婷带着三人来到了一个地方。


    落座以后,杜婉婷点了菜。


    这才笑道:“王先生,我们还真的是有缘啊!昨天的事情还是得谢谢你。”


    王青松不在意笑了笑:“杜律师,又不是什么大事情,没必要这么客气!”


    随后岔开话题问道:“杜律师,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了。”


    刚刚他是看出来了。


    好像杜婉婷不是很高兴。


    杜婉婷深吸了口气笑道:“家里的厂子出了点事情,这些人又趁火打劫,不提这个了,免得坏了你们的心情。”


    对方这么说了。


    但是王青松反而好奇了。


    “杜律师家是开厂的?可以问一下是什么厂子吗?不方便就算了。”


    杜婉婷不在意地笑了笑:“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家里开的制衣厂。不过我对这个不是很感兴趣,来这里以后,加上家里需要,就学了律师这个职业。”


    王青松闻言点了点头。


    有些失望。


    现在港岛有几万家制衣厂。


    他不太想做这个。


    几万家?


    突然,他忽略了一个问题。


    制衣厂肯定要缝纫机啊!


    想到这里他开口问道:“杜律师,问个问题,厂子里用的缝纫机是什么样的?手摇的还是教他的?都是什么价格?”


    缝纫机他还是知道的,不过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


    听到这话,杜婉婷以为他要开制衣厂。


    不过也不奇怪。


    现在港岛的制衣业相当繁荣,只要做得出来,质量不差,就能活得下来。


    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作坊了。


    自然是因为有利可图。


    也没多想,便说道:“基本上都是脚踏式的。价格嘛!三菱的缝纫机在350左右。内地倒是有些出口过来的,价格便宜很多,但是量很少,一年也就几百台,好像内地都不够卖。现在缝纫机的价格已经涨了不少。”


    听到这话,王青松琢磨了一下,问道:“那……要是缝纫机,这边能卖掉吗?”


    “缝纫机?王先生能弄到?”


    杜婉婷惊讶了一下,眼中带着一丝丝的希冀。


    王青松愣了一下:“杜律师,什么意思?东西我倒是能弄来不少。”


    “我是想问,王先生能弄到缝纫机?数量多吗?”


    眼神中带着一丝丝的焦急。


    看着王青松疑惑的表情,杜婉婷看向了旁边的李思辰两人,有些迟疑。


    李思辰兄妹两个人一直看着两人说话。


    此时看到杜婉婷的眼神,他自然明白什么意思了。


    站了起来说道:“我们出去一下。”


    拉着茫然的妹妹,就离开了餐桌。


    等人走了以后,杜婉婷这才开口说道:“也不怕王先生笑话,我们家在沪市的时候就是做纺织业的,解放前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港岛改行做了制衣业。我们一家是属于三房,一起过来的还有另外两房。……”


    解释完以后,王青松明白过来了。


    杜婉婷家里是三房,去年开始,老头子去世了。


    三家就开始在那里因为家产的事情闹了矛盾。


    大房自然是理所当然占据了大头。


    但是,制衣厂的那些设备,是通过二房的关系给弄过来的。


    所以分家以后,大方和二房各自占据了家产的九成。


    还有一成,自然是给了他们三房。


    问题是二房釜底抽薪,把大部分设备给要去了。


    给他们厂子一个空壳子。


    现在杜婉婷一家人正在为这个事情发愁呢!


    之前喝酒,也是因为和鬼子那边的设备供应商喝酒,才发生昨天的一幕。


    王青松听完以后,轻轻点了点头。


    当听到,杜婉婷家只要两百台的时候,还是有些失望的。


    为什么?


    太少了呗!


    4百台够干嘛的啊!


    看到他的眼神,杜婉婷还是问道:“王先生,您的机器是旧的还是新的?”


    因为他之前问过,缝纫机好不好卖。


    那肯定是有的。


    王青松回过神来。


    刚要说话,稍微一想,便说道:“缝纫机我倒是能弄到不少,不过……我自己想做!只是我刚来港岛没有多久……”


    这话,让杜婉婷眉头皱了起来。


    这家伙也想趁火打劫。


    不过王青松接下来的话,让她陷入了思索。


    “所以,我在想,是自己做,还是怎么弄?”


    听到这话,杜婉婷稍微思索了一下直接开口说道:“王先生,可以选择以机器入股,折算股份。不过王先生要快,慢了就不行了。”


    “为什么慢了就不行了。”


    折算入股,王青松大概听懂了,可为什么这么着急。


    杜婉婷苦笑了一下:“这个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随后解释了一下。


    王青松这次听懂了。


    现在的港岛转型工业城市。


    但是出口也不是想出口就能出口的,有贸易配额。


    而今年陈瑞球陈博士,联同纺织业界商会向港府争取公平分配出口配额。


    结果还没有出来。


    但是听说已经快了。


    而杜婉婷之所以这么着急,自然是因为出口配额的原因了。


    而这次出口配额的核定,就是根据公司的规模,产能来衡量。


    其中机器的数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没有机器,他们就拿不到太多的出口配额,如果要出口的话,还需要从别的公司高价购买出口配额。


    之前杜婉婷说缝纫机的价格现在涨价不少。


    就是因为很多厂子都需要借助这个机会,把出口配额定下来。


    当然了。


    这里说的都是正规的厂子,而不是那些作坊。


    (仅限当年)


    听完以后,王青松在那里琢磨了一下,问道:“那个……杜律师,我是说,如果机器,不是通过正规渠道过来的,有影响吗?”


    杜婉婷眉头皱了一下。


    她身为律师,自然是明白他的意思。


    想了想,摇摇头:“不影响,毕竟整个港岛这么多的缝纫机,不可能所有的机器都是有登记的。而大的厂子,也有自己的办法。”


    听到这,王青松明白了。


    看着菜已经上来了,便笑道:“先吃饭,吃完饭再说呗!阿辰,过来吧!”


    顺便对着李思辰招招手。


    这个事情他还得去问问周颖,看看行不行,不能就光听这女人说的。


    两人见状也就直接过来了。


    杜婉婷看着两人过来,知道这事情不是着急的时候。


    也就答应了下来。


    等吃了饭,好好谈谈。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