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309章 ,保不了大,只能保小

第309章 ,保不了大,只能保小

    王青松挂了电话,随后在那里琢磨着。


    话说,他在港岛看到过牛仔裤,可问题好像那边穿得不是很多,不像这里。


    好像大部分男女穿的都是牛仔裤。


    好奇地拿着手机搜索了一下。


    搜索以后,才发现,牛仔裤出来已经很久了。


    19世纪,牛仔裤在发明初期,主要是矿工和低下阶层的工作服,因其结实耐磨大受欢迎。


    直到20世纪30年代,牛仔裤因好莱坞西部电影成为流行。自此,牛仔裤与扮演西部牛仔的电影明星“捆绑”在一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蓝色浪潮。


    但在那以后,牛仔裤真正成为日常穿搭的必需品大约还过了二十年。


    看了一下介绍,牛仔裤流行是在五六十年代。


    而且……


    之所以他感觉丑。


    那是因为港岛的牛仔裤,都是喇叭口,收腰,裤脚跟个大喇叭一样。


    问题是……


    现在的人还就流行这个。


    小脚和束腰的牛仔裤也有。


    看完以后,王青松有了一点认知,那就是牛仔裤在港岛刚刚起步。


    以后港岛的牛仔裤制衣厂将遍地都是。


    这个现状一直持续了上九十年代以后,内地改开,失去了人口红利,才被深市代替。


    话说,他现在要是弄个这個过去,好像也是可以的。


    而且,他还发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布料。


    六十年代的布料虽然耐穿,但是很硬。


    而现在布料却是很有弹性。


    拿着手机用手机搜索了一下,随后一阵地头皮发麻。


    布料的材质就有很多种,还有各种生产工艺。


    看来干什么行业都不容易啊!


    拿出淘宝在那里搜索牛仔布。


    这个分类倒是简单一些。


    用薄厚、颜色,用1#到十几号来定义种类。


    半米价都是从五六块到十几块钱不等,横幅1米7,差不多一米的尺寸就够做一套裤子了。


    至于其他的各种款式衣服,可以等自己到了内地,慢慢地整理。


    十几个款式的布料每样都买了十米,准备拿到港岛试试。


    地址直接设置成了缝纫机厂,免得自己还要跑一趟了。


    和老板商量一下,加了钱,走的顺丰。


    明天下午,最晚后天就能到了。


    其实直接从这边购买成品衣服,直接在港岛那边卖衣服是最方便的。


    但是这个不是长久之计,那就成皮包公司了。


    应该说两种他都需要。


    没去附近的布匹批发市场,反正他现在也不准备回城里。


    躺在那里看起了课本。


    学习。


    到了傍晚,在地图上搜索了一下酒店,骑着车子过去开了个酒店住了进去。


    看书学习。


    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中间他也回去过一趟,又重新回来了。


    第二天中午,他正在附近的饭馆吃着饭,就接到了宋敏的电话。


    八百台东西已经弄好一部分,可以先过去取货了。


    吃了饭,就跑去开卡车直奔缝纫机厂的仓库那边。


    而宋敏早就在那里等候着了。


    看到他过来热情地笑道:“哥,东西已经打包好了,就是那边的。要不要验收一下?”


    王青松过去看了看,只见木头箱子上放着许多的箱子。


    旁边的叉车已经在等着了。


    来到旁边没捆绑的箱子这边,打开检查了一下,包括说明书。


    商标都已经撕掉了。


    说明书也不用他撕了,去掉自己不要的部分,重新打印了一份。


    都检查了一圈,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便让人装货。


    一卡车只能装四百台。


    八百台的话,需要两车。


    装完货,签字,车子开走。


    来到之前停车的旧路,把东西都给收了进去。


    又稍微等了一个小时,这才重新开着车子来到厂子,将剩下的东西给一车装走了。


    等他弄好以后,加价的顺丰快递到了傍晚也到了。


    不过得明天送。


    王青松有些着急要,他便直接开着车过去快递站,将货都给拿了过来。


    全都弄好以后,他这才重新回到之前地方,带着车子消失在了原地。


    重新回到港岛这边。


    此时时间才过去三个小时。


    也才晚上七点多。


    为了让那边的流速快点,王青松调节了周颖那边的速度。


    这样货物能到得早点。


    而他则是直接将各种牛仔布放在了自行车箩筐里,用布盖起来。


    推着车子向着杜婉婷那边过去了。


    来到地方,他有些不放心。


    来到书报亭这边,给了钱,给楼上的杜婉婷打了个电话。


    ……


    杜婉婷正在写合同的草案,接到电话一阵的奇怪。


    当听完以后,一阵的古怪。


    杜明海好奇地问道:“怎么了?王子轩说什么了?”


    刚刚那个王先生的称呼,他自然知道是谁打的电话。


    杜婉婷将电话放下,直接站了起来说道:“爸,王子轩说他有一批布料,让我们看怎么样?”


    “布料?”


    杜明海一阵地疑惑。


    他就是干成衣的,什么布料没见过?


    随后一脸的惊喜。


    “他不会还要让我们从他的渠道拿原料吧?”


    有件事情他没对王青松说的,那就是原来一直供应他们的布供应商,跟着二房一起离开了。


    也就是说,后面他们没布可以用。


    不过这个都是小事,内地的布,他已经让人去参加广交会去买了。


    而且港岛的织布厂又不是一家两家。


    只要他们有机器,没有谁家会拒绝和他们合作。


    前提是有机器,别人才能看到希望,才愿意和他合作。


    “不清楚,下去看看吧!”


    杜婉婷摇了摇头,带头向着楼下走了过去。


    等两人下去,看着王青松推着一辆车,两边挂着一个竹篮子,一阵的古怪。


    “王先生,您这……为什么不开车啊!”


    王青松不在意地笑了笑:“我没有这里的驾照啊!被抓了怎么办?”


    他倒是想开。


    但是他在这里可没有驾照。


    杜明海不在意地笑道:“这个不是问题,只要有钱,明天下午阿轩就能给你拿到驾照。”


    这话让王青松眉毛一挑。


    不过想到这儿的差佬找猪肉荣收“归费”的场景,再想到自己查过这段时间港岛的风气。


    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六十年代的港岛,差佬可是非常腐败的。


    只要有钱,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大概多少钱?”


    “五百!明天下午就能拿到。”


    听到这答复,王青松纠结了一下,他娘的,早知道早点弄个驾照不就得了。


    “那……我找谁?”


    “这个不用你操心,你把身份证信息告诉我一下,我让人去处理了。”


    杜明海不在意地说了一句。


    随后看着他的箩筐问道:“阿轩,你说的布是什么布?先看看东西吧!”


    王青松将车子推到了路灯下面。


    三人就这么在路边看了起来。


    王青松掀开黑布,露出里面一卷一卷的布料。


    “这……丹宁布?”


    杜明海惊喜地看着这东西,赶忙拿了起来。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丹宁布?


    估计是在港岛的称呼吧!


    杜明海拿着东西一阵地激动。


    港岛出口的各种服装都有,但是要说什么最好卖,什么东西最容易赚外汇。


    那自然是牛仔裤了。


    而且出口的地方还是美国,赚的美元外汇。


    港岛,同样也要赚外汇。


    只不过他们不用像内地强制结汇,外汇是可以自己保留的。


    随后疑惑了一下:“你这哪里来的丹宁布,面料太精致了,而且特别柔软,还带着弹性。”


    弹性牛仔布,他是第一次看到过。


    王青松想了想说道:“这个就不能说了,这个布怎么样?”


    他是准备拿一点试试水。


    然后再给自己的公司生产。


    等到公司成熟以后,再把各种各样款式的衣服拿过来做样子。


    这是他的初期想法。


    杜明海纠结了一下。


    就算他感觉王青松不懂,但是这么好的布怎么可能说不好。


    点了点头:“布很好!这布什么价格?”


    王青松想了一下说道:“这个,价格不一样,薄的9块一米,厚的二十多一米。”


    也没有加太多的价格。


    听到这个价格,杜明海摇了摇头:“东西是好东西,可是价格太贵了。”


    牛仔裤在西方国家也才刚刚流行。


    以前都是廉价的代名词。


    之所以火起来,还是因为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带着火起来的。


    但是终究还是廉价的代名词。


    这种粗纹的布5.33港元一米,差了三块多一米。


    这还是这种薄款的。


    对于这种代加工的服装行业来说,别说三块钱,就是三毫,那都可能是致命的打击。


    此时,他的心里好纠结。


    王青松听他说太贵了。


    心里在那里琢磨着,要不要降低价格,他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厂家。


    这种牛仔布,如果量大的话,可以做到五块钱一米。


    不过出货的量都是按照吨来算的。


    但是,此时杜明海纠结了一会,说道:“这几种能不能卖给我,我想拿去做样衣,然后试试。”


    王青松自然是不在意了。


    这种东西只有他有。


    其他人没有。


    “可以,这个就送给您了,每种都是十米的尺寸。”


    这些东西加一起也就花了一千多。


    他也不是很在意。


    如果真的订货了,那还能卖更多。


    不过好像没那么多的时间了。


    先不管了,钩子下了再说。


    杜明海自然是答应了下来,随后将东西放在了杜婉婷的车子里。


    东西其实还不少。


    放好了以后,王青松看着杜婉婷问道:“合同什么时候能弄好?如果来不及,那咱们的合作只能结束了。”


    杜婉婷见状赶忙说道:“明天,初稿就能出来。你可以找别的律师去审核。”


    “嗯,好!对了,杜叔,我的驾驶证什么时候能拿到?要我给什么东西吗?”


    杜婉婷见状从车上拿出一个本子递给了他。


    “把信息登记上去,就可以了。”


    王青松见状,将身份证拿了出来:“这上面的字我不认识,麻烦你写一下。”


    上面除了名字,其他的都是英文。


    听到这话,杜婉婷拿着东西开始记录。


    一边弄一边问道:“对了,还要一张一寸的照片。”


    “哦,这个我有!”


    王青松将最后一张黑白照片递给了她。


    杜婉婷接过东西,继续抄录。


    都弄好以后,这才将东西递给了自己父亲。


    转头说道:“好了,其他的都不用了,这钱我们替你出了。”


    几百块钱,他们还是出得起。


    王青松也没有客气,笑道:“那行,就谢谢了,伱们忙,我先回去了。”


    打了个招呼,骑着车子直接就离开了。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杜明海眉头紧皱:“他到底是什么人,也不像是干纺织业这一行的啊!”


    因为他能看出来,对方真的对于纺织业一点都不懂。


    杜婉婷也是摇了摇头,随后问道:“爸,你说是不是哪个有钱的大少爷,刚刚接手家里的产业啊?”


    这是唯一的答案了。


    杜明海摇了摇头:“不像,就算是哪家有钱的大少爷,接手这么多物资,至少也要了解一番,不会这么莽撞地就开始交易。看不懂。”


    他是真的看不懂了。


    杜婉婷回过神来,笑道:“好了,别想太多了,至少这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你说是不是?”


    这话,让杜明海笑了笑。


    也是。


    要是换一个懂的,估计能把他们家压得抬不起头来。


    摇摇头,两人又重新回到了楼上。


    王青松离开了地方以后,左右也是没事情干。


    此时他在心里琢磨着,自己当初来这里,是因为黄远志的事情让他太憋屈了。


    可是来了以后,他好像找不到能帮助内地的办法。


    因为内地现在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


    民以食为天。


    化肥?


    通过广交会的交易,以及网上查过,今年内地进口的化肥至少是几十万吨。


    就这样,还是解决不了内地问题。


    让他弄几十万吨的化肥?


    扯淡呢!


    至于粮食,去年进口了五百万吨粮食。


    这个数量级,已经不是他能触碰的了。


    叹了口气。


    大的顾不了,那就顾小的吧!


    等后面慢慢把适合这里的技术,给整理一部分出来。


    不用太先进,只要领先个十几二十年就可以了。


    至于实物,得看什么东西。


    让他弄飞机大炮,他也弄不来啊!


    想到这里,他骑着车子在附近溜达了起来,顺便整理一下脑子。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