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年代:我有一扇两界门 > 第579章 ,绝对不可能!

第579章 ,绝对不可能!

    王青松带着两人来到大楼里。


    宋文清看着一水崭新的设备,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这些都是生产电路板的设备?这怎么操作啊!”


    王青松见状说道:“对,都是用来生产电路板的设备,只不过这个工厂很多都是通过设备来操控,人工需要的不是特别多。”


    他倒是想弄个手工车间。


    奈何后世的技术想买那种太落后的都买不到。


    哪怕是他买的手机质量也不是老款大哥大能比的。


    “设备操控的?那不会出错吗?”


    “只能说出错率低,效率高,这个怎么说呢!等以后设备组装起来你们就知道了,这些设备组装和调试全部弄好的话,估计需要一段时间,我给你们半年时间,行吗?”


    “半年?需要这么久吗?”


    “我也不知道,这是我预计的。你们的人先把机器组装起来,这里有学习的教室,到时候怎么组装,包括以后生产的操作流程都会有教学。”


    他只希望这些人先学怎么操作,再去学习原理。


    这事情在九十年代外资设备进场以后的常态。


    很多设备都是严格按照外商的要求,一点也不敢更改,就是怕弄坏了,其实很多步骤不是说绝对按照要求才能用。


    宋文清闻言一阵的高兴。


    太好了。


    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


    随后问道:“那个……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的人,可能会定期轮换过来,你看行不行?”


    轮流过来学习增加经验。


    王青松笑着点了点头:“可以啊!不过不能耽误这里的进度,只要不耽误你们的进度,还有保密性,水其他的随便你们。”


    宋文清闻言笑着答应了下来:“放心,肯定不会耽误的。”


    “那就行,对了,我们这里需要一定的安保,但是这里的人我又不是太放心,你们这里能不能找几个人过来,负责这里的安保。”


    听到这话,宋文清一脸的古怪。


    技术员用内地,安保也用内地的。


    这样的话,这座看起来保密性很高的工厂,对内地岂不是完全不设防?


    这让他一阵的奇怪。


    一时间摸不清头脑了。


    要不是不合适,他都甚至想让王青松把厂子建在内地。


    不过他也就想想而已。


    这位可是资本家,肯定不可能答应的,这已经是最好的条件了。


    思绪间,王青松手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拿起手机看了看,对着两人笑道:“不好意思啊!我接个电话。你们自己看看。”


    宋文清客气了一下:“哎,好,你忙你的,我们再看看。”


    王青松见状拿着手机去了一边接了电话。


    “喂,哪位!”


    “是我,婉婷!”电话里传来了杜婉婷的声音。


    “哦,怎么了?有事情?”


    “嗯,有点,斯波克那边也买了一个计算器,回去拆了,打听到这个计算器是我们生产的,他想要问问,我们工厂能不能代加工里面的晶体管。只需要提供技术就行了。”


    王青松闻言眉毛一挑。


    都忘记这家伙了,设备弄回来这么长时间,这段时间应该可以投产了。


    之前他就已经想到了。


    晶体管早就已经发明出来。


    计算器里面用到的晶体管,对方现在还生产不了,因为没有这个技术,但是未来几年这玩意就有人开始研究出来。


    光靠组装肯定不行的。


    斯波克的半导体,如果有技术,相信很快就能研发出来并且投入使用。


    也是时候找他聊聊了。


    随后答应了下来:“好,这样吧,一会我这边忙好了,我们就去看看,到现在也没见过工厂是什么样子的。”


    “好!那我等你!”


    事情说定好以后,王青松便挂了电话。


    拿着电话来到了宋文清这边。


    “怎么了?有事情要忙,要不你们先忙。”


    宋文清看到他过来笑着客气了一句。


    王青松见状笑道:“没事,等这边忙好了就回去,先去其他地方看看。”


    他倒是想现在就走。


    主要是戴着这个人皮面具太闷了。


    好在现在不是夏天,这里的温度不算太高。


    宋文清闻言轻轻点了点头:“那行,先去看看其他的。”


    随后一行人在这里逛了一会,这才离开这里。


    不过也确定了那些技术员今天晚上就可以过来。


    王青松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着生活问题,工资按照240港元一月结算。


    这也是他之前就答应过的,工资按照这里的一倍来算。


    这工资已经不低了,相当于内地科长的工资。


    而且还包食宿。


    约定好下午会安排人过来,两人便直接离开了这里。


    等人走了以后,王青松给李思辰打了个电话,交代他下午过来安排食宿问题。


    本来还说等装修好以后再住人的。


    但是宋文清这些人比他更着急,听到有水有电还有床铺,吃的也会从附近的饭馆送餐,直接就答应了下来。


    用他的话来说,什么艰苦条件没有过。


    住楼房,哪怕是毛坯房也足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了。


    李思辰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王青松挂了电话,给杜婉婷也打了个电话,便离开了厂区,开车向着之前的厂子赶去。


    正是他之前租的厂房。


    来到地方,之前的大门已经被改过,开门的人也换了正规的安保。


    不像以前吊儿郎当的大爷。


    而且对方也不认识他了。


    不过可能是打过招呼,说明情况以后很快就被放行。


    车子开进去的时候,杜婉婷正在院子里,正在和斯波克说话,显然对方也刚刚才到。


    “婉婷。”


    王青松下了车,对着杜婉婷打了个招呼。


    车子进来的时候,两人就已经停下了聊天。


    “斯波克先生!”


    “boss!”


    两人笑着握了握手,杜婉婷在中间做翻译。


    王青松看着她问道:“你什么时候到的。”


    杜婉婷的公司距离这里稍微近一些,不过最多也就早个十来分钟而已,毕竟港岛就这么大。


    杜婉婷看着他笑道:“我也就刚到,斯波克先生知道你要来,非要在底下等你!”


    看着斯波克,笑道:“先去里面谈吧!”


    随后一行人上了二楼。


    此时这里已经不再是之前的一堆缝纫机,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半导体工厂。


    里面也被装修过。


    来到一间办公室,几人坐了下来。


    没一会一个小美女过来倒咖啡。


    落座以后,王青松看着对方笑道:“斯波克先生,来这里还算习惯吧!”


    斯波克先生耸耸肩:“这里给我的感觉很好,就是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实在是糟糕透了,教学方面也有很大的问题。不过我们都已经在克服这些困难。”


    对方也很直接,都不闲聊,赶忙拿着一个拆散的计算器零部件。


    放在桌上问道:“这个我拆开看了,也是属于晶体管的范畴之一,只是我们没有这个技术,而且这个东西我们也完成了测试,稳定性非常的好,这是哪个公司研究出来的,怎么没听过?


    科技杂志上也没看到过啊!”


    杜婉婷自然是全程作为翻译。


    王青松和杜婉婷两人相视一眼。


    当然没有,这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


    随后笑道:“斯波克先生先生,是这样的,研究出来这个东西的人我不能说,他不喜欢人打扰,技术的话,我们这边倒是有,可以授权给公司。但是有一点,这个需要申请专利,只是这个专利保护在港岛这边不是很健全。所以一直没申请专利。”


    斯波克先生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想了想说道:“是否可以这样,这个公司是你们的,而我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是否可以以公司的名义申请,专利的名字上有我的,当然了,我们可以签订合同,这个技术只属于公司。


    而且公司也可以通过出售专利许可来盈利。”


    听到这话,王青松眉毛一挑。


    看向了杜婉婷。


    他毕竟不懂法律上的问题,自然要征询杜婉婷的意见。


    杜婉婷闻言想了想。


    最后对着他点了点头,用汉语说道:“这也不失是一个好的办法,而且专利授权需要支付一部分费用,全世界都是在进行。”


    王青松闻言在那里琢磨着。


    他的很多东西都是基础了,但是未来几年基本上都开始研究出来。


    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能解决生产问题就足够了。


    这也是他本来的打算之一。


    只不过他一直没想好怎么处理技术不外泄的问题,对方的提议也正合他的心意。


    而且他以后想的是一个跨国的科技公司。


    而不是单纯的代工厂。


    技术发展一定是必须的,招收一定的外国人才也是很有必要,毕竟未来二十多年内地是没办法给他太多的技术支持。


    这家公司又是他的全资公司。


    将部分给这家公司也是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想到这里,他便点了点头:“好!那等我整理好了以后,就将资料给你们,只不过设备可能需要你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可能一辈子都是靠着他搬运设备。


    随后对着杜婉婷说道:“合同方面你去拟定,等我资料全了,就可以开始。”


    杜婉婷闻言自然是答应了下来:“好!我知道,放心,我会带着合同去美国,联合那边的律师一起起草,包括后面的技术。”


    他知道王青松不会只有这一项技术。


    将来会涉及到很多。


    王青松闻言笑着点了点头。


    合同方面,他对杜婉婷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她是律师出身。


    哪怕能力不够,他也有这方面的渠道。


    接下来斯波克便对着他询问了计算器其他零部件。


    王青松知道一些,但毕竟不是特别清楚。


    只能将自己知道的说给对方听过。


    哪怕是这样,也让斯波克叹为观止,毕竟有些技术是他这个研究半导体的也不知道。


    王青松看着对方,心里在那里琢磨着一个事情。


    那就是集成电路,也就是所谓的芯片。


    有没有必要让对方来研究!


    这是一个大工程。


    其实现在芯片已经有了,只是出于第一代而已,第二代也在这几年陆续被研究出来。


    第三代的微处理器芯片,再1971年,由因特尔研发出来。


    这种芯片内置了中央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接口,标志着计算机的个人化时代的到来。


    想到这里,他一阵的犹豫。


    不过想想,还是决定交给对方过来研究,只是专利需要抓在手里。


    至于内地,关于芯片的资料能给的他都已经给了。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重视,以及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但是他记得一件事情。


    其实改开前,内地的计算机、半导体技术虽然比外国落后,但是差距不是很大。


    真正拉开差距,反而是在改开以后。


    研究不如买的概念出来以后,很多研究反而被放弃封存。


    随后这才慢慢被超越。


    毕竟半导体的迭代更新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摩尔定律里说过。


    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不用耽误太久,哪怕是耽误个三五年,再重新追赶就非常的吃力了。


    毕竟这是高端技术。


    封锁的情况下重新研究需要时间。


    “boss!这个是哪家公司的生产的?”


    此时斯波克指着计算器里的芯片问道。


    王青松闻言看了看。


    这玩意他还真的不好形容。


    其实计算器里的很多部件,如果和斯波克说了,这家伙很快就能知道原理。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说道。


    “其实这是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听到这话,对方眨巴了一下眼睛。


    随后不可置信的问道:“这是不是,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发明的那个集成电路?”


    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


    这玩意其实已经发明出来了,只不过还处于萌芽阶段,而且体积都非常的大。


    大概是前年才研究出来。


    “对,杰克·基尔是基于锗ge研究的集成电路,而罗伯特·诺伊斯的研究方向是硅!”


    听完以后,斯波克直摇头:“我的天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体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么小,哪怕功能如此简单。”


    王青松笑了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不就现成的东西吗?”


    他的打算是以后将这座半导体工厂搬迁到厂区。


    让这个家伙用自己提供的资料来研究。


    也不算研究,只是说找到用这个世界的设备来生产这个世界的东西。


    而不全是搬运成品。


    将来的大方向是赚钱的同时搞科研。


    这个大佬研究上的天赋绝对不能浪费了,最好能拉拢一些大佬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