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骑着车子回到了厂里,他要第一时间去劳资科那边登记,以后他的工资就要按照中专来登记了。
他现在的工资标准是27级,中专实习是26级,第二年转正以后是25级。
也就是说今年和明年,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也不用占据其他人的名额,就可以连续两年升两级。
回到厂里,直接去登记。
登记完了以后,他回到了科室。
“青松,怎么样,怎么样?”
刚刚进了科室,李莹莹就嗷嗷叫的问道。
其他人也都是一阵的好奇。
王青松见状笑道:“通过了,证书已经拿来了。”
“啊?真的啊,太好了,快拿出来让我们看看!我们科室还没有一个中专生呢!”
李莹莹闻言一阵的高兴。
其他人见状也好奇的过来了。
王青松见状这才小心的将毕业证拿了出来。
李莹莹接过去打开看了看,在那里念着:“毕业证书,学生王青松,现年17岁,系bj市人,在本校学习成绩及格准予毕业。”
念完了以后,笑道:“青松,你可以啊!一年就完成了考试,你是怎么做到的啊!那些夜校的人,都是四五年才有几个能考上的。这下好了,你以后可是干部了啊!”
其他人闻言也是在那里笑着。
张元看着证书,感觉好酸!
这家伙来了才一年多一点,一下就26级了。
他来了好几年也才刚刚26级,而且越往后晋级名额越少,今年是没希望了,明后面都说不定。
这家伙明年就25级了。
太他娘的快了吧!
心里在那里叹气。
王青松见状将证件给收了起来,笑道:“我算哪门子干部啊!”
不过中专在这年代确实算是干部了。
李莹莹看着他笑道:“你也太谦虚了啊,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快学完的呢!”
王青松闻言只是笑了笑,也没说太多。
思绪间,老杨走了进来,看到这一幕笑道:“这是干嘛呢?是有什么好事情啊!”
随后看向了王青松笑道:“青松啊!是不是证书拿到了?”
“嗯,拿到了。”
“那感情好啊!对了,这以后你怎么想啊!是以后留在供销科还是转到技术岗位啊!你不是说你学的是机电类专业吗?要是在供销科还是太浪费了啊!”
王青松闻言稍微有些犹豫。
是啊!
他中专考的是机电专业,如果还是在采购这边的话,确实不对口。
这年头中专生也不全是大白菜。
比高中还要稀罕一些。
将来在这里确实有些不太合适了。
而且以后他要在港岛那边办厂子,机械类的还是要接触。
但是……
供销科真的太自由了,偶尔还能全国各地跑。
一时间他倒是有些犹豫了。
老杨见状笑道:“你别着急决定,想好了再说,不过啊,我估计技术科那边要是知道了你已经毕业,肯定会打电话给厂长他们要人。你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王青松闻言想了想。
确实!
这年头的中专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考的。
哪怕他们厂里技术科的那些技术员,也不全是中专毕业,大半都是初中,还有少量高中学历的人,跟在老前辈后面当学徒。
最后慢慢熬成的技术员。
这些人说白了,就会一些基础的设备保养和维修。
所以对于厂子来说,中专也不算大白菜。
至于大学生,每年毕业的人机关单位都不够分的,一个厂子几年都招不到一个大学生。
就是中专生都要抢。
想到这里,他收回了思绪:“好的,科长,我考虑一下。”
“嗯,好!”
老杨回应了一声,便回到了自己的科室。
等人走了以后,科室里自然又开始热闹起来了,讨论的内容自然是王青松的去留。
至于王青松本人,其实真的是没想好。
如果之前考的是会计专业的话,那真的就不用选择了。
科室里热闹完以后,正常下班。
等他回到家里的时候,梁春晓也才刚刚到家,正在屋里揣面。
“怎么样?”
看到他回来,梁春晓期待的问了一句,毕竟今天放榜的事情她也知道。
王青松见状开了一句玩笑:“你猜?”
“那还用猜!肯定过了啊!是不是,你快说啊!”
梁春晓放下了手上的面团着急的问道,虽然已经猜到了,但还是没得到具体答案。
“呵呵,拿到了,这是证书。”
王青松笑呵呵的将证书放在了桌上。
“啊~~,考过了,真的过了,太好了。”
梁春晓一阵的激动,过来抱住了他。
随后赶忙说道:“快,打开我看看,我手上有面粉,别弄脏了。”
虽然是一个中专证书,但他还是很高兴。
王青松闻言又拿起来打开给她看了看。
梁春晓读了一遍,笑道:“太好了,明天我就告诉我小姨去!哼,让他看不上你!你可是用了一年就考上了。”
随后说道;“明天我去买一个相框,把这个挂起来。”
王青松闻言笑了笑:“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重要啊!”
梁春晓自顾自的说着,随后说道:“走,咱们今天去外面吃,不在家吃了。这下好了,你以后再也不用这么累天天去学习了。”
听到这话,王青松想了想,也就答应了:“好,走吧!这面等回来做了明天吃。”
梁春晓答应了下来,去洗洗手。
叫上隔壁的小麦,三人就出去了。
大院里的人也是一阵的好奇,当听到他已经考上中专了,也是一阵的恭喜。
毕竟一个大院里,大学生几年也出不来一个。
中专也是一样稀罕。
两人骑着车子去了街道的餐馆,也没跑太远,点了几个菜。
也算是庆祝他拿到了毕业证书。
……
高兴归高兴,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
现在他不用考试,也少了一个理由晚上不在家了。
此时王青松也要为以后打算了,毕竟家里每天睡觉的时间都是八点多,去了港岛待不了太久就到半夜了。
不过好在电路板那边已经到尾声了。
八点半,确定隔壁睡下了,他这才栓上门,悄悄的回到了港岛这边。
再次回到港岛的厂房区域。
此时这里已经和三个月前变化很大。
之前院子里堆放的各种建筑材料已经消失,除了花坛,全都是水泥地面。
而且还是高标号的水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篮球场,这是给人休闲用的。
车子来到门口,摇下车窗,确定人员以后被放行了。
这段时间这里的人也增加了十几个,已经到了四十多个人了,其中有几个自然是被派过来当安保。
看样子都知道,应该是当过兵的。
车子开进来以后,直接停在了大楼门口的空地上。
大院里有零星的人正在行走。
大门紧闭,王青松来到小门这边,按了一下密码将小门给打开直接走了进去。
现在进来,这里面就有股子胶水的味道。
哪怕是有鼓风机往外排风,还是有味道,毕竟有环氧树脂,这东西一加热就会有味道。
不过这个车间只是暂时的,其他厂区也慢慢建成。
等他们学会了,新到的设备就会移交到别的楼房。
现在还不是时候。
而且厂区这边他安装了不少的立式空调,这里的温度比外面要低了不少。
毕竟已经四月份了,港岛这边也开始热起来了。
至少他进来以后戴着的面具要舒服多了。
“怎么了?”
进来以后看着一群人围在一座工作台前,王青松好奇的问了一声。
他心里已经有了猜测。
人员自动让开一条通道,唐修远正看着桌面上的东西。
听到声音,高兴的喊了一声。
“李先生!你快来看看!”
王青松看到东西,脚步也是加快了许多。
这玩意倒腾了三四个月,总算是出东西了。
来到地方,只见桌上整齐的摆放着许多的板材。
只有一个型号。
毕竟系统里的图纸只有一种。
而这块板子是单层板,而且是大尺寸那种电路板,20*10,一个平方可以出50块左右那种。
而且是已经切割好的。
反正以他的经验是看不出来这块板材的好坏。
和他在后世买的没有区别。
毕竟这里的机器基本上都是接近全自动的,一道工序只需要少量的人就能操作。
看着激动的唐修远,笑着问道:“唐工,这个测试过了没有?能用吗?产量多少,稳定不稳定?”
万事开头难,总算是跨出了这一步。
对于他一连串的问提,唐修远高兴的说道:“机器测试过的,而且我们人工也测试了很多遍,完全能用,产量的话,按照目前的推算,这里所有的机器运转起来,一个天可以生产400平方米的电路板。
性能的话,暂时看来非常的稳定。”
王青松闻言心里在那里估摸着。
张风管理的那个厂子,马力全开两班倒,一天可以生产出来5000平米。
不过那边的设备多。
是这边的五倍。
效率还是有些低了。
想想他又笑了出来,自己的要求好像有些太高了。
现在应该他头疼了。
因为生产速度好像有些超过了自己的预期。
一天400平米的话,一月就是60万块这样的电路板。
完蛋了。
一旦这个流水线能马力全开,内地完全就笑话不了这么多东西啊!
头疼。
随后想到了什么,问道:“合格率多少?你刚刚说的500平方米是合格成品,还是说全部产能?”
这话让唐修远有些尴尬。
“那个,合格率暂时只有61.3%,我刚刚说的是合格产品的数量。”
王青松闻言一点也不奇怪。
这老头就是这样。
之前消耗的环氧树脂大概有几顿重,其他的耗材也有不少。
看着挺多的,但是总的价格也就一两万块钱。
把这老头内疚的不行。
随后换位思考,如果成品合格率能达到90%左右的话,一个月岂不是能生产90万块?
完蛋了。
这下张风的厂子估计又要喝西北风了。
算了不管那边了,先放着再说吧。
后世的电路板一年高达十几亿平方米,算成单个的小电路板,那数量更夸张。
这还包含了各种高端板材。
看着唐修远忐忑的表情,他赶忙回过神来,笑道:“没事,万事开头难,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那你们继续忙吧,材料我后面还会继续供应。”
唐修远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王青松看了看也就离开了机器这边。
随后去了二三楼,在三楼找到了李思辰。
“阿轩!”
“阿辰,学的怎么样了?”
这段时间,他可是让对方恶补了不少的电路板以及半导体知识。
特别是各种电路板的参数、性能、成本,和价格。
毕竟这些电路板,以后内地消耗不了的话,终究还是需要向国际上销售的。
没有一个人了解的话,还是不行。
这样的人暂时不需要太多,毕竟这种客户面对的都是电子大厂。
哪怕现在只能生产一种,以后肯定会慢慢生产其他品种,以及根据客户需求的电路板。
李思辰闻言憨厚的笑了笑:“你问我,我也不知道怎么说!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学,能背的也都背了下来。”
王青松轻轻点头。
他给李思辰要背诵的,还包括了后世销售需要了解的信息,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对电路板有一些了解。
不过其实这东西真的要懂了原理,也就没那么复杂了。
这段时间给这些人整理检查资料,他也学了不少的东西。
当然了,知道原理归知道原理。
但是对于销售来说,暂时就够了。
等单层板稳定下来以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多层板了。
只是这些单层板总归需要出售。
想到这里,便对着他说道:“找个时间,将我们的这个单层板放出去吧!可以对外出售了,看看有没有厂家需要的。”
李思辰闻言琢磨了一下问道:“那怎么宣传?登报纸吗?还是说去工厂推销?港岛暂时好像没有需要的。价格又怎么定义?”
王青松想了想说道:“嗯,先登报纸,然后让杜婉婷拿着稿子去美国那边的报社发稿,也可以给各大厂家打电话,这些不着急,可以慢慢来。
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说完,顿了一下,直接说道:“至于价格,就按照我们给内地的10倍价格来算。”
这个价格其实不算低了。
就像这种最简单的单层板。
20*10这种尺寸的单层板,生产成本是1.6元左右,给内地价格和后世的销售价格一样,都是2.6元一块。
如果对外销售的话,26块钱一块。
算成美元也就10美元。
这个价格用在电器上,不算太便宜,但也不是太离谱。
要知道,一个收音机在港岛这里也就一百多,当然了,也有大尺寸价格更贵的收音机。
如果电路板太贵了,也没人要。
哪怕他的质量再好。
妈的,真赚钱。
刚刚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目前的产能来算的话,如果都卖了,一个月能有1500万人民币。
换成美元的话,就是600多万美元。
一年七千万?
啧啧。
这就是全自动的好处。
如果是半自动或者半手工的话,速度不知道要降低到多少。
当然了,这都是他自己想象的,居然销量怎么样,还不清楚呢!
李思辰听完以后在那里思索着:“那找什么工厂?”
王青松刚要说自己的建议,随后笑着反问道:“那你感觉呢?应该找什么工厂?”
总不能什么都让他来说。
李思辰想了想说道:“那就去国外找那些大的电器厂家,收音机、照相机、电视机,好像电话机也能也能用的上的,你说对不对?”
王青松笑着点点头:“不错,就找这种厂子,而且还得是大厂,小厂子也可以接,但是短期还是以大厂为主。”
至于买不买,就看能不能给他们节约成本。
一旦能节约成本,而且能大量节约成本的话,但凡是个正常公司,应该都不会拒绝。
而且他相信后世的工艺,如果同等材料的情况下,各种性能都会吊打这个时代的产品。
李思辰闻言答应了下来:“好,那我这段时间就出一趟,要不……先去鬼子那边?”
王青松思索了一下,答应了下来:“行!先去那边,比较近一些。不过去之前先调研一下那边的市场。”
虽然讨厌这些家伙。
但是不得不说,因为大老美轻工业转移,电子产品这一块,鬼子这边的出货量是真的大。
已经远销全世界。
未来六十年,这家伙的gdp一直是全球前几,就没掉下来过。
随后心里在那里嘀咕着,自己弄了这么多的东西,以后会不会被针对啊!
想想,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算了,不想这些问题了,只能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走一步算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