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大明不革命 > 第一六九章 咸宁四十一年

第一六九章 咸宁四十一年

    崔二在海上漂泊了一个月后,终于在咸宁三十九年十一月十日初抵达了吴王都。


    崔二和同行的其他山东人,在从船舱里面出来的那一刻,就都是满脸的惊愕。


    他们本来理所当然的以为,这个远在海外的澳洲地方应该是一片蛮荒之地,否则也不需要专门持续移民来开荒。


    结果他们抬眼就看到了一眼看不到边的居民区,还有数不清数量的冒着白烟的烟囱。


    这里竟然是一个和大明本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的大型城市。


    崔二一行人在码头上岸之后,再次被命令着走进这边准备的灾民营,被驱赶着又去洗了一次澡。


    然后被安排进了一片奇怪石头构筑的四层楼房之中。


    崔二和自己外甥柯思迪,两个学徒,四个同伴,在登记的时候算成了一个家庭。


    如果他们是普通灾民,会被直接送进四张上下铺的八人宿舍。


    但是崔二一行人现在都有职务。


    崔二自己有个试百户的官职,直接管着一百户灾民人家。


    柯思迪年龄虽然最小,但却因为勉强能写能算,在原来灾民营管点名和登记,有个试副百户的官职。


    其他的两个学徒和四个同伴,也都有试小旗的临时官职,各自管着十户灾民。


    于是混编的一家八口人分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军官房。


    崔二和大外甥柯思迪一个房间,其他六个人每三个人一个房间,每个人一个木头单人床。


    客厅和房间里面,还有桌子、椅子、柜子。


    崔二坐在一张床上,伸手拍了床腿和床板,颇为惊愕的说:


    “这床竟然用的都是好木头打造的,这他娘的比在咱们老家住的都好啊……”


    柯思迪去看了一下房间里面的柜子:


    “确实……这房间里的家具也都是好木料,吴王殿下真有钱。


    “咱们老家富裕人家结婚的时候,都操持不了这么多好家具。”


    崔二等人感觉诧异,主要是本土的好木头早没了,普通农村地主家也很少真正的好木头。


    但是在吴王都所在的地方,原来有大片的原始森林。


    建城和开荒都要砍伐和清除森林,直接产生了数量异常庞大的新鲜木材。


    因为处理木材需要时间,只有比较周正的才会被加工成家具和装饰,普通木头都是晾干了当柴火了。


    崔二“一家人”在房间里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被喊起来到集体食堂吃饭。


    然后被叫到院子中集合起来,统一分派未来的差事。


    崔二因为有专门的标记,所和郝三等四个同伴一起被被编进了军队。


    柯思迪和两个师兄算是工匠,以前干的是裱糊纸扇的活儿,被送进了王都面粉厂修筛子。


    柯思迪因为年龄小,而且勉强能写能算,所以被安排去负责统计维修数据。


    不过无论他们干什么,现在都属于护卫军团的编制,都还算是军官体系,所以仍然继续住在一起。


    一群人天亮就出门,到了天黑的时候才再次回到宿舍,然后直接瘫在了客厅里。


    崔二和自己的几个同伴一进门就开始唉声叹气的抱怨。


    “这大明的兵也难当了吧,哪有操练一整天的,我都快累死了。”


    “怎么咱们都当军官了,二哥是连长,咱们都是排长了,怎么还要和大头兵一起训练?”


    “妈的,上午练两个时辰,下午又练两个时辰,腰都要断了。”


    “他妈的,这大明的军爷也太凶了,有人一点学不好他们就骂娘,有人不听话就直接鞭子抽。”


    “现在还没有军饷,要不是能管我们吃饱饭,否则这兵真的没法当下去。”


    崔二瘫在靠背椅子上一动不动,似乎整个人更加的疲惫,但是似乎也了解的更多一些:


    “你还想要什么?馒头玉米粥都管饱,还有咸鱼和白菜炖鸡肉吃?你在家干一天活能吃上这个?


    “而且长官说了,也不是没军饷,只是我们这些逃难来的第一年没军饷而已,我们这是用饷钱和工钱抵船费。


    “明年就会给我们发军饷了,一个月一张大明吴王金票,服役长了还会涨。


    “吴王金票能到吴王金行直接换金子,说是比一枚银元还要贵不少,三张金票的军饷不少了。


    “而且你们训练完了就歇着了,我陪你们练完了中午和下午又上了两个时辰的课,跟着教官们去读书识字。”


    负责算账的柯思迪记的更清楚,这时候也跟着解释说:


    “是的,工厂的师傅也说了,干满一年后每个月一张金票,干满两年每个月两张,满三年三张,管事再加一张。


    “三张金票能换三克金子,价值超过四个银元,大明这边五十克是一两,五百克是一斤。”


    军饷的事情普通管事和军官也说过,郝三等人听了崔二和柯思迪提醒就想起来了。


    “对哦,三年之后就有四块银元的饷钱,再加上吃的是真的好,这样算起来还行,累点也都算是值了。”


    “对了,二哥你刚才说啥?你还去要读书识字?当兵还要读书?”


    崔二不知道是骄傲还是无奈的说:


    “是啊,教练师的长官跟我说,想要当将军就要一直上课读书。


    “要会算账,会写上面长官写报告,会给下面大头兵记功,会看地图和炮表以及命令。


    “否则就没办法单独指挥队伍作战。


    “你们几个也跑不了,只是会比我学的少一点而已。


    “长官说了,未来的普通大头兵也得识字。”


    郝三顿时抱怨起来了:


    “这要命了,怎么在大明当兵还要识字,大明怎么这么的不讲道理啊。”


    崔二似乎有能耐了,直接指着郝三就骂:


    “郝三你有没有出息,让你识字还抱怨上了?以前自己识字可是要花钱拜师父的。”


    另外个同伴也觉得还行:


    “是啊,吃饭能够,还能吃上肉,还能识字。”


    这时候柯思迪插嘴:


    “可是……我们可能回不去了,永远也回不了家了,也不知道爹娘他们怎么样了。


    “这澳洲比一般的南洋还要远很多,写信都不知道能不能送回家了。”


    一群人突然沉默了下来。


    崔二搂住了外甥的肩膀:


    “这里也挺好的,有好吃有好喝还有安稳地方住,你在老家也没有这种日子啊。


    “舅舅攒点钱,你自己也攒点钱,过几年给你讨个老婆,给你老柯家传宗接代。”


    柯思迪却摇头说:


    “我还早呢,小舅你还是先想想你自己吧,你都快二十岁了。”


    这下子崔二也无语了。


    崔二这奇怪组合的一家人,算是就这么在吴都安顿下来了。


    未来的生活就是每天吃饭、训练、干活、学习。


    没有功夫去考虑太多其他的事情,时间也一天天的过得飞快。


    咸宁三十九年也走到了尽头。


    在遥远神洲本土的山东地区,过去的这一整年几乎颗粒无收。


    崔二一行人离开之后,济南和曹州府的粮食价格在入冬之后继续上涨,迅速突破来三十银元一石。


    所有的粮商还都不会敞开了卖,仍然要找门路才能稍微买到一点点。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市民忍饥挨饿。


    在冬天到来之后,灾民就算是想要离乡的逃难,也都已经来不及了。


    一个冬天过去之后,没有人知道山东各地死了多少人。


    但这仍然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乾隆五十一年春,山东各府、州、县大饥,人相食。”


    开春之后,山东和周边地区开始下雨了,这似乎是一件好事,旱灾似乎结束了。


    但是去年秋冬饿死的人可不会凭空消失。


    “乾隆五十一年夏,日照大疫、范县大疫、莘县大疫、莒州大疫、昌乐大疫、东光大疫,死者不可计数。”


    这就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在原有的历史上,泰州、通州、合肥、赣榆、武进、苏州等更暖和的地方,在乾隆五十一年开春就爆发了大疫。


    但是这个世界大明朝廷,在去年大规模的持续救灾,这些地方没有出现大面积死亡。


    皇帝还知道瘟疫的基本原理,才让这些地方得以幸免。


    但是今年的大明同样不安稳。


    崇阳、江陵大水,荆门、松滋大旱,房县、宜城、枣阳、阳春、罗田、麻城大旱,而后发生蝗灾。


    大明朝廷和地方藩镇疲于应付。


    熬过了咸宁四十年,到了咸宁四十一年后,北方的情况灾害稍微缓解了一一点点。


    从集中爆发变成了分散爆发。


    山阳大水,黄县、博兴大旱,宁津、东光、平度大旱,飞蝗蔽天,田禾俱尽,滕县大旱,微山湖涸,


    南方大明境内再次出现了一个水灾高峰。


    五月,宜昌、常山、庆元、南昌、新建、进贤、九江、临榆大水。


    六月,江夏、汉阳、武昌、黄陂、襄阳、宜城、光化、应城、黄冈、蕲水、罗田、广济、黄梅、公安、石首、松滋、宜都、枝江大水。


    七月,黄冈、宜都、麻城、罗田、荆门蝗灾。


    今年整个湖北又是洪水滔天。


    一年水灾接一年旱灾,已经来回循环了三次了。


    大明皇帝和朝廷官员以及鄂国公左家,现在都已经彻底的麻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