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大明不革命 > 第二六三章 北美大平原的核心

第二六三章 北美大平原的核心

    朱简烜的安排说完,现场的官员和贵族们再次齐声答应着。


    朱简烜继续询问:


    “还有什么问题吗?”


    这次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犹豫考虑了好几秒钟。


    最后是刘权之站出来问:


    “禀殿下,北美新都选址之事,殿下可有指示?”


    朱简烜立刻反应过来,自己当初跟所有的北美官员和贵族们说过,纽约只是美国的临时首都。


    未来要另外选址建设一座新的城市,作为美国未来的正式都城,同时作为大明在北美的真正核心城市。


    大明和美国未来的目标,肯定是要夺取整个北美大平原的,现在更是变成了整个北美大陆。


    所以大致的范围是在北美大平原中间区域,找气候环境风水合适的地方。


    朱简烜当初故意提这个说法,主要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给北美的官员和贵族一个念想,避免高级贵族和官员凭借身份和权力优势,迅速霸占大量适合开垦的优质土地,进而影响纽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二是纽约被自由邦和自治领包围,周围已经有了大量的欧洲裔居民,应该另外建设一个以大明移民为主的城市。


    到目前为止,朱简烜的第一个目的实现的很不错。


    北美的官员和贵族确实都惦记着迁都的事情,再加上朱简烜早期的规划和安排,纽约周围的土地分配相对比较公允。


    没有出现土地过度集中的情况。


    但是反过来看的话,这种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只是让高级贵族和官员非常不踏实,商人也同样非常的不踏实。


    他们想要投资,又担心未来朱简烜真的迁都,担心现在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这同样会影响纽约的开发和建设。


    不过即便如此,纽约也已经有了大量的投资,贵族和官员已经事实上在纽约扎根了。


    大部分人已经不是很想迁都了,特别是中低层官员。


    所以现在好不容易等到朱简烜亲自来了北美,官员和贵族们反而开始纠结要不要讨论这个问题。


    既想要把目前的既定事实确定下来,又担心一开口询问导致迁都行动正式启动。


    但这件事情终究还是要问,没办法永远的装聋作哑。


    所以刘权之就开口了。


    其实朱简烜要迁都的意思可以算是半真半假的。


    无论是否真的贯彻执行都是可以的。


    不过以目前北美的总体局势,朱简烜觉得这个宣传口径应该继续维持。


    纽约的地理位置极佳,特别是联通五大湖的运河建成后,将成为北美东海岸优势最大的港口城市。


    纽约目前只有六十万人,在传统旧大陆的城市中,已经是非常大的规模了。


    但纽约的城市人口规模潜力是千万级的。


    一旦将纽约的首都地位做实了,那官员和贵族肯定会开始大规模占地了,肯定会影响未来的继续发展。


    与此同时,相对于整个大明北美的范围,纽约的位置也确实太偏了。


    单纯看在整个地图上的位置,与崇祯以前顺天府在大明本土的位置类似。


    但是顺天府南边就是整个中原大地,顺天府是在华北平原之上的。


    而纽约与北美大平原中间却隔着帕山-阿巴拉契亚山脉。


    在北美大陆的地理格局上,纽约的其实并不像是顺天府,反而有点像是杭州。


    大明和美国确实需要另外选择一个地方,作为北美大平原中部的核心城市,用于控制大平原。


    再在西海岸的杉树湾(旧金山湾)地区,建设一个西海岸的核心城市,纽约未来只是作为东海岸的核心城市,


    朱简烜再次看向眼前的北美地图。


    北美大河的干流基本上就在大平原中间,沿河建城方便获取水资源同时可以利用水运。


    所以建城的位置选择,基本上就是顺着大河干流去找。


    但还要考虑北美的特殊气候。


    北美大陆西侧有洛基山,东侧有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


    中间则是南北方向完全敞开的大平原,缺乏东西行的山脉拦截北上南下的气流。


    所以无论是南方墨西哥湾的暖流,还是北方北冰洋的寒流,都可以一口气贯穿整个大陆。


    南北方向来的气流在大平原中间相遇,不但会形成雨雪等强对流天气,还可能会出现恐怖的龙卷风。


    每年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龙卷风,占全球有记录的龙卷风总数的百分之八十。


    其中美国单方面占全球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就是四分之三。


    于是朱简烜问现场的大学士和官员们:


    “目前的五个屯田开拓区中,哪个地方的大型龙卷风最少?龙卷风也就是俗称的龙吸水。”


    北美的官员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年,已经知道北美大陆上有诡异的龙卷风了。


    北美的龙卷风已经可以算是自然灾害了,屯田卫所的军官和文官都会专门记录和报告。


    大明本土地面上几乎没有大型龙卷风,能看到的龙卷风基本都出现在海上。


    海上的龙卷风好像是在抽吸海水,所以才有龙吸水的俗称。


    刘权之这边马上汇报说:


    “启禀殿下,太平卫的大型龙卷风次数最少,平均下来每年能有一次。


    “靖安卫最多,平均每年超过五次。


    “剩余的三个屯田卫所开拓区的情况类似,平均下来都是每年三次。”


    朱简烜继续追问:


    “工匠有没有考虑龙卷风生成的原因?为什么太平卫少而靖安卫多?”


    刘权之继续汇报:


    “禀殿下,北美大平原南北通透无遮拦,南风北风相遇纠缠就容易形成龙卷风。


    “太平卫所在地区,正北方、西北方、东北方、正东方数十公里范围内,都有低矮的山脉阻隔。


    “虽然山脉高度都只有两百多米,但能够略微干扰北上南下的气流。


    “所以太平卫周围的龙卷风是最少的。


    “靖安卫周围地形最为空旷,几乎没有山脉能够影响风势,所以靖安卫的龙卷风最多。”


    朱简烜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就在太平卫上的位置指了一下,然后又在太平卫周围的地图上圈了一下。


    “新都城就放在太平卫附近吧。


    “北美大河以东,美河的两岸,以及周围的山脉中间,这一整片平原地区,都纳入都城直辖范围。


    “不过就算是选定了新都城,纽约也不是就直接放弃了。


    “大平原和北美东海岸,可以算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就像大明的中原和江南这两大块。


    “太平卫的新都算是中都,是大平原的核心,纽约算是东都,是东海岸的核心。


    “未来我还会在西海岸选择一个西都,因为洛基山区和山脉以西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朱简烜选的位置如图所示。)


    朱简烜选的这块地区,太平卫屯田开拓区的位置,在北美大河-密西西比河与美河-俄亥俄河交汇处的东北角。


    在前世肯塔基州最西端,伊利诺伊州的最南端。


    肯塔基州西部城市帕迪尤卡的西侧,与孟菲斯和圣路易斯的距离大致相当。


    如果将美国中部的大平原分分成东西两部分,那北美大河-密西西比河自然正好就是分界线。


    如果分成南北两部分的话,太平卫北方这条东西向低矮山脉正好就是分界线。


    这里差不多还是北美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大陆气候的分界线。


    北美大平原最低矮的区域像是一个葫芦,有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小,下部分大。


    这个地方就是葫芦中间的腰,是最为狭窄的地方。


    所以北美最大的河流的中下游分界线,大河流域范围最大也最长的干流和流量最大的支流,也正好就在这里汇聚。


    通过北美大河下游的干流顺流而下可以直通大海。


    通过干流上游和支流,可以深入北美大平原北端的五大湖,东北端的阿巴拉契亚山区,西北端的落基山脉。


    向南朝向大平原最平坦的下游平原,如果河流绕过背后的山脉可以深入内陆。


    朱简烜觉得这个地方就是北美大平原格局上的中心。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前世的美国在这里并没有建设大型城市,反而在更上游的圣路易斯和下游的孟菲斯有大城市。


    莫非是有什么自己不了解的大问题?


    于是朱简烜又补充说:


    “仔细勘探一下我圈出来这片区域的地理情况。


    “确保这里没有重大缺陷。


    “然后再选择合适的地方,建设中都衙署和城池。


    “处理完这里的事情,我会亲自去看一看。”


    朱简烜的补充,给这个新都的选址,又增加了几分不确定性。


    现场的官员和贵族们,听到朱简烜对于中都、东都的安排,也都是稍微松了口气。


    两都甚至三都制,是最适合北美大陆,也是大家能够接受的方式。


    将首都的地位分散了,让所有人都没有办法孤注一掷,都不得不相对均匀的去投资。


    同时对纽约已经有的资产投资影响也比较小。


    现在是海洋时代,纽约作为东海岸的核心就算是政治地位低于中都,但经济地位可能反而强于大平原上的中都。


    这让大家都有了一个新的投资方向。


    新的中都已经大致确定了,那就可以在周围拿地开荒建厂了。


    朱简烜最后的提醒,倒是没有怎么影响他们的思路。


    建都和建城,当然要仔细勘探,确定当地的地理格局,确定气象和气候数据。


    换成传统说法就是风水。


    北美新都的问题暂时告一段落,会议继续进行。


    北美的官员和贵族们,开始包括和讨论一些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事情。


    比如说大明裔移民和欧洲裔移民的“细小”矛盾,以及部分欧洲裔移民与美国贵族之间的矛盾。


    这次还是彭元瑞站出来说明的,而且说明的比较委婉。


    此时北美已经三百万大明移民了,数量已经与欧洲裔移民旗鼓相当了。


    虽然大明移民主要集中在纽约城区、北美大河沿岸的军屯卫所、纽约和新泽西内部的军屯卫所、五大湖地区的军屯卫所。


    这些地方的大明移民数量有两百多万人。


    但是仍然已经有好几十万人,已经开始在纽约之外的其他地区活动,开始与当地的欧洲裔移民混居接触了。


    特别是最近几年,开始有很多大明商人,自行移民来到了美国。


    美国的王国省份区域,几乎都是王国朝廷直辖的军屯卫所,民间商业范围几近于无。


    所以大明商人为了寻找商机,开始频繁的到自由邦范围活动。


    以纽约为首的大城市文化风气最为开放,城市中的欧洲裔移民习惯模仿他们的贵族,跟着贵族一起学习大明人的生活方式。


    所以大城市的混居区的氛围相对比较和谐。


    大明的民间商人在纽约这种地方做生意,也很少会与当地居民产生直接矛盾。


    但大部分欧洲裔移民生活在农村和小城镇,这些农民不但对于大明的文化不感兴趣,甚至还有本能的抵触心理。


    因为农村的生活氛围非常保守,而且有大量相对虔诚的基督教的清教徒。


    而很多大明的底层小商人信誉非常有限。


    特别是在上层法律倾向于大明人的情况下,很多素质低劣的游商其实跟骗子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在自由邦的农村和小城镇到处游荡,看准机会坑一波欧洲裔老农民之后跑路。


    这些小商人给很多脑子不怎么好使的欧洲裔农民留下了非常恶劣的印象。


    这个时代的普通农民,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见识都非常有限,绝大部分西方农民还是比较传统的基督徒。


    他们被大明游商坑了之后,不会觉得自己太笨了,而是觉得这些大明商人是犹大。


    他们倒是没有觉得这些大明商人是不信者和异教徒。


    因为到处乱跑的大明商人知道欧洲移民大多是基督徒,这些商人也会主动打着信徒的旗号跟他们拉关系。


    跟欧洲老农民和小市民称兄道弟,一口一个brother,一个口一个sister,喊得都非常亲切。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这种商人在底层搞事次数多了之后,就可能被比较聪明的农民或者农村的教士发现。


    有的时候冲突闹大了,自由邦的警察局和法院不得不出面处理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