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大明不革命 > 第三二三章 黄河与运河

第三二三章 黄河与运河

    汪莱听到朱简烜的吩咐,就笑呵呵的拿出了一份装订好的文件:


    “学生已经准备好了,请陛下有空的时候看一眼。”


    朱简烜也笑了:


    “你竟然直接带在身上了……”


    朱简烜接过来直接拿在手中,现场打开大略翻了一下:


    “第四阶段大概要做什么事情,你早就在总体规划里面说过了,我还有印象。


    “现在我就想看看,你这些年有没有什么新想法……”


    北水南调第四阶段方案,就是顺着太行山继续修运河,向南延伸到河南怀庆府武涉县,在这里与黄河交汇。


    黄河新河道的建设,作为一个半独立的重点水利工程,其实已经开工好几年了。


    黄河的新河道就在武涉县引出,走黄河支流沁河的河道逆流向北,进入原有的卫河河道向东北方向流淌。


    经新乡、卫辉、浚县,在大名府辖区西部的回龙镇脱离卫河河道,经新修建的河道向北流向成安县。


    在成安县进入洚河河道,然后经过肥乡县附近,在曲周县附近另外修建运河,连接滏阳河河道。


    顺着滏阳河向北进入大陆泽,由南向北贯穿大陆泽,在新河县向北修建运河,进入猪龙河。


    经猪龙河汇入白洋淀,而后向东经过东淀,在天津与永定河汇合,经黄河入海工程过滤后注入渤海。


    大陆泽、白洋淀、东淀,以及天津周围的低洼地区,都是上古沼泽的遗迹,也基本是北直隶地区地势最低洼的地方。


    用黄河河道将他们连接起来,可以在合适的地方修筑水坝,将黄河泥沙沉淀在这里,把沼泽逐渐变成平地。


    当然也可以修建正常河道,保持水流对河道的冲刷作用,同时用更加充足的河水将沼泽变成水田。


    与此同时,太行运河在武涉县与黄河交汇之后,也会在这里再次分流出另外两个支流。


    通过专门设计的综合分流系统,可以大致控制泥沙和清水的分流方向。


    未来黄河的泥沙将主要随新修建的河道流淌,其他的支流则大部分都是尽量保持洁净。


    第一支流,也就是供应京杭大运河自流水源的河道,将在武涉县顺着原有的黄河河道继续向东流淌。


    在兰阳和考城之间向东开口修建运河,经过菏泽、郓城,在南旺湖和安山湖之间,京杭运河的高点进入大运河。


    第二支流,也就是原有的黄河夺淮河道,这条修建了完善大堤的河道当然不能浪费,有了足够的水源可以作为支线运河。


    同时也要利用可控的黑龙江水,协助淮河加速冲刷下游河道沉积的泥沙,逐步恢复正常的淮河入海通道。


    第三支流,应该说是第三组的多条支流,在郑州以东到徐州之间的黄河旧河道以南,联通淮河主要支流的多条运河航道。


    通过贾鲁河连接颍河、通过惠济河连接涡河、通过北沙河连接浍河、通过巴沟河连接雎水。


    同时在双沟集开挖新的运河,将雎水中下游与黄河旧河道直接相连。


    在黄河刚刚夺淮的时代,淮河北侧的支流很多都被黄河侵占过,但那种侵占是破坏性的。


    水少沙多的黄河水流注入淮河之后,将千年无大灾的淮河流域变成了黄泛区。


    现在主动将黄河旧河道与淮河再次相连,就是改造和修复性质的操作了,用东北来的正常水源去治疗淮河。


    在淮河流域干旱时,用三江湖水源为淮河补水,同时将淮河航道纳入北方运河网。


    这项中原河网工程完成后,骆马湖、洪泽湖和高邮湖三两个地上人工湖,就都可以功成身退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疏浚修缮内华北地区绝大部分自然河流的河道,增强整个水网的灌溉和航运能力。


    黄河以北平原地区的河流,绝大部分都发源于太行山中,都是自西向东流淌,或者自西南向东北流淌。


    北水南调的主河道顺着太行山一路南下,将刚刚离开太行山中的河流上游全部串联起来。


    新修建的黄河入海主河道,又能自南向北的贯穿这些所有河流的中部。


    而原有的大运河河道,再次贯穿所有河流的下游。


    这样三条巨大的纵向人工河道,与所有天然的横向和倾斜河道在不同阶段交汇。


    就形成了一张覆盖了绝大部分平原地区的庞大河网。


    有异常庞大而稳定的三江泽大湖水源,配合这三条南北运河上的堤坝和水闸,能够调控整个水网的水流和水位。


    可以用所有的河流分担夏季的洪水,也可以用三江泽的庞大水源在干旱时供水。


    朱简烜觉得汪莱的设想很好,就是燕山运河沿线水资源调度系统扩大,应用到整个华北乃至中原地区。


    让华北平原彻底摆脱干旱,同时最大限度的规避水灾,变成真正的膏腴之地。


    华北平原南北两部分的分界线,淮河和黄河及以北河流的分水岭,大致在开封府和曹州府两地。


    这里有大运河补水通道经过,还有旧黄河形成的河道运河经过,串联起了中原地区的大部分河流,未来会成为中原地区航运业务的中心。


    汉代以前富裕的曹州和定陶,和唐宋时代富裕的开封府,应该有很大的概率再次振兴。


    与此同时,这项工程也不只是能让华北受益。


    大明在松花江以南和辽河平原地区的开拓区是最早的受益地区。


    东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内陆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与华北大致相当。


    西部靠近蒙古高原的地方,年降水量自然也是草原水平。


    只不过东北地区气候较为寒冷,蒸发量不如华北地区那么大,所以显得没那么缺水。


    纬度越高,位置越往北,气候越寒冷,蒸发量越低,能够留存下来的降水越多,同时当地的人口也相对更低。


    东北地区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松花江以南,三江泽周围地区本来就人烟稀少。


    朱简烜前世东北地区的人口较多,建国初期工业较为发达,主要是历史遗留因素导致的,是外部力量干涉的结果。


    当中国自行完成了工业化之后,东北地区的人口也开始流失,工业也开始衰退。


    全世界范围内,冬季温度与哈尔滨接近的地方,就没有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哈尔滨类似规模的更是仅此一个。


    南方的沈阳都比莫斯科还要冷,更不要说更往北的三江泽地区了。


    实际上,如果普通人能够自行选择的话,本来就不想到这么寒冷的地方生存。


    俄国人几百年一直致力于寻求温暖的海岸线。


    朱简烜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当初才决定启动三江泽大湖工程。


    那样就不需要大规模向当地移民,还能比较方便的控制周围的土地,遏制土著势力滋生。


    大明在东北地区的开拓区域,与以前的清国比较类似,基本上就集中在松花江流域及以南,而且以辽东地区为主。


    松花江流域专心搞大规模农场,不去主动组建大规模的城市。


    三江泽大湖与北水南调工程,让整个黑龙江逆流南下,首先穿过的就是松花江流域,当地自然能先用上水。


    朱简烜看着前面的大部分说明还是比较满意的,让华北变成江南的前景堪称美妙。


    但是看到最后的时候,汪莱抛开了北水南调工程,又提及了另外几个同样夸张,或者说更加夸张的工程设想。


    一是刚果河大坝,大坝本身没问题,刚果河本来就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建设水坝发电很正常。


    但汪莱的设想是在刚果盆地范围内大规模蓄水,让这片热带雨林变成一个巨大的湖泊。


    二是霖洲大江(亚马孙河)大坝,这个大坝本身就有问题,规模太大了。


    所以汪莱的设想没有走极端,只准备修建二十到三十米高的水坝,目的还是在亚马孙蓄水成湖。


    让亚马孙平原变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面积上百万平方公里。


    三是西伯利亚大坝,在叶尼塞河中游和鄂毕河下游修建水坝,将西西伯利亚盆地变成巨大的人工湖。


    然后在图尔盖低地修建运河,让叶尼塞河和鄂毕河的水源在这里南下,汇入中亚地区的咸海。


    待咸海灌满之后继续南流,在伊朗高原脚下转而向西,汇入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根据汪莱的大致估算,鄂毕河和叶尼塞河能汇入里海的水量超过蒸发量,持续下去早晚能把里海灌满。


    而后就会继续向西,从亚速海汇入黑海,最终进入地中海了。


    这三个项目都很离谱,而且显然都还没有做具体的规划,应该算是脑洞阶段的奇思妙想。


    但朱简烜看完之后还是忍不住感慨,这汪莱士搞三江泽大湖上瘾了。


    现在看到地势合适的低矮平原,就想要把那片地方变成大湖,属于是太有想法了。


    他多半想要把四川盆地变成湖,大概是觉得那根本不可能,所以才直接没有提出来,而是先说海外的。


    朱简烜前世还真的听说过类似的计划,其中最为实际的是第三个。


    苏联时代认真考虑过,按照类似的办法汇聚西西伯利亚的寒冷雨水,解决中亚地区的干旱问题,


    朱简烜大致翻了一遍就合上了:


    “回去之后我会拟旨,正式启动四阶段工程。”


    汪莱马上拱手行礼:


    “臣领命……”


    然后他小心翼翼的追问:


    “陛下,学生最后提到的三个工程呢?应该也尽快开始吧?”


    朱简烜撇了一眼汪莱:


    “你修超级水库上瘾了吗?亚马孙河那种地方修建水库能有什么用?”


    亚马孙河水资源堪称丰富,是全世界径水量最大的河流,年径流量逼近七亿立方米。


    是第二名刚果河的五倍,第三名长江的七倍。


    径流量前十的其他所有河流,径流量加起来都不如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的天然航道条件也是绝无仅有的,远远超越了其他常规河流一个量级。


    流量世界第三的长江,自然条件下的下游主河道深度都只有七米左右,后来人工疏浚到了十米。


    而亚马孙河中下游水深在二十米到四十五米之间,跟马六甲海峡一样的水平。


    河道较浅的地方也有十米以上水深,大部分河道宽度超过十公里,狭窄的地方也有三公里。


    距离河口三千七百公里的秘鲁伊基托斯,亚马孙河的河道水深仍然有五到六米,能够通行三千吨的海船。


    但亚马孙平原地区是原始森林,流域内根本就没有几个人。


    如此优越的航运条件,只有极少数土著的独木舟占用,根本没有办法利用起来。


    前世的巴西倒是利用热带雨林旅游,在雨林深处开发了一座大城市玛瑙斯。


    这里距离河口一千五百公里,但是万吨级的海洋游轮可以直接开过去。


    汪莱听到质问马上解释说:


    “学生想在亚马孙和刚果河流域修建水坝,直接目的不是让这两个地方蓄水成为大湖。


    “而是准备通过淤田沉淀改善两地的土地。


    “热带雨林虽然看上去动植物都格外繁盛,但是土壤却异乎寻常的贫瘠。


    “植物腐烂,动物排泄和死亡,正常积累下来的有机物,在炎热潮湿的雨林中分解的速度非常快。


    “同时常年持续大量降水,地面径流非常丰富,将土壤中残留的少量有机物全部带走。


    “热带雨林这种环境中有机物,绝大部分都集中在雨林中的动植物的身上。


    “因为土壤异常贫瘠,所以热带雨林有时候被称为绿色荒漠。


    “现在我们如果筑坝蓄水,不需要将水位抬得太高,只要有十到三十米就够了。


    “水坝可以做成溢流坝,水可以正常的流出去,但有机物应该尽量留下来。


    “这种水坝如果能维持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亚马孙和刚果地区的雨林土地应该也能变得肥沃了。


    “而且这种事情是越早开始越好,因为这种积累的时间越长越好。”


    汪莱说的都是实话,朱简烜也都大概了解,但现在却将信将疑的看了一眼汪莱:


    “你小子心中的真实想法,应该就是想要再搞几个类似三江泽大湖,甚至比三江泽大湖更大的人工湖工程吧。”


    汪莱张了张嘴,迟疑了几秒钟之后,认真的对着朱简烜拱了拱手:


    “学生不敢隐瞒陛下,学生心中确实主要是想要继续搞更大的人工湖,但学生的分析和长远目标也确实都是真的。


    “虽然现在美洲的土地资源还足够丰富,相对于巨大的疆域而言人口确实稀少。


    “但盛世之下的人丁增长速度同样非常快,现有的丰富土地总有分配完成的时候,应该在有余力的时候储备更多的土地。


    “在合适的地方修建水坝,将雨热最为丰富的雨林变成沼泽,利用沼泽的特点缓慢的积累储存有机物。”


    朱简烜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然后稍微叹了口气说: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我们对土地的需求并不迫切。


    “现在的人口增长其实也是只是暂时的,持续的时间应该很难超过五十年。


    “我们现在掌握的适合开垦的土地也许已经足够使用了。


    “而且雨林的生物体系最为丰富。


    “如果我们以百万平方公里为单位,贸然去改变雨林的自然环境,可能会影响全世界的气候。


    “所以暂时还是不要去破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这两块热带雨林了。


    “至于引入西西伯利亚冷水南下,解决中亚地区干旱的规划,倒是可以稍微认真的深入探讨一下。”


    汪莱听着朱简烜前面的话,心中稍微有些遗憾。


    听到朱简烜最后的一句话,汪莱整个人又突然兴奋起来了:


    “陛下圣明,学生按照现在掌握的信息,认为这项工程确实是有很高的可行性的。


    “应该可以通过两个水坝和一条几百公里的运河,将北海(贝加尔湖)、叶尼塞河、鄂毕河、咸海、里海连接起来。


    “如果再修建一条里海到黑海的运河,就能从北海走水路进地中海了。


    “不过这项工程沿途的大部分地区,要么是属于顺国的疆域,要么是被俄国俄国控制,无法做详细的勘探。”


    朱简烜没有什么表情的听着汪莱把话说完,最终也没有直接发表什么评价:


    “这些事情先放一放吧,你专心完成四阶段工程。”


    汪莱知道朱简烜心中有计划,但那不是自己作为工匠应该参与的,自己等着皇帝跟其他的文武官员解决好就是了:


    “学生明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