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237章 鲁迅先生还说了

第237章 鲁迅先生还说了

    “又见炊烟升起,勾起我回忆。”


    “愿你变作彩霞,飞到我梦里。”


    录音机里,播着《又见炊烟》。


    龚樰嘴里含着大白兔奶,一手捧着《大桥下面》的剧本,一手认真地写着人物小传。


    “咚咚咚。”


    伴随一阵敲门声,龚母推门而入。


    龚樰关掉收音机,回头望去,就见龚母手上捧着老旧的女款衣服,立刻又惊又喜。


    “你的旧衣服,就只有这几件了。”


    “够了,够了!”


    “先别急着看,你老实跟我讲,你要这些几年前的旧衣服做什么?”


    “我准备拿来当戏服。”


    龚樰说,剧组给自己做的衣服,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她和白沉都觉得还是太“新”了,不如直接拿自己的旧衣服来用。


    “那这么说,你还是决定要演这电影?”


    龚母瞥了眼桌上的剧本,眉头紧锁。


    龚樰道:“妈妈,您和阿爸就别担心了,不会有什么负面影响的,相反地,这是我一个突破自我的好机会,我要好好地珍惜。”


    “唉,算了,随你吧。”


    龚母话锋一转,“不过你要答应我件事。”


    龚樰停下挑衣服的动作,“什么事?”


    “拍完《大桥下面》以后,把这个事业先放一放,要把这个结婚的事摆在第一位。”


    “妈,您又来了。”


    “什么叫‘我又来了’,人生中有很多的大事,不是只有表演、事业,还有婚姻呢。”


    龚母拉着女儿的手,不让她离开。


    龚樰头疼不已,但凡在家,就难逃每日一问,不是在催婚,就是在催对象的路上。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你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找个对象,不然,岁数越大,就越难找。”


    “……”


    “别再拿晚婚糊弄伱妈我!”


    “你瞧瞧人赵静,都已经结婚好几年了。”


    “你要是有合适的,不要浪费这個缘分。”


    “退一万步地讲,你要是结了婚,要是有对象,就算那个《大桥下面》真地给你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也无所谓了,反正你有对象啦。”


    龚母拍着她的手背。


    “我才不怕什么流言蜚语。”


    龚樰眼神里透着坚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龚母道:“万一呢,谁来负这个责?”


    “反正有人会负责的,您就不用担心了。”


    龚樰眼波流转,露出狡黠的笑容。


    “谁啊?谁会负责?!”


    龚母一个激灵,又惊又疑,“小樰,你是不是有对象啦?快跟妈说说,到底有没有?”


    “我先去换衣服了。”


    龚樰拿上衣服,立马跑了出去。


    “你上哪儿换衣服,这里就是你的房间!”


    龚母看到她慌张离开的背影,噗嗤地笑出了声,再回想她通红的脸,完全是不打自招。


    一下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也不知道,小樰的对象究竟是谁?


    长得帅不帅?俊不俊?有没有才华?


    边想着,边替龚樰收拾房间里的杂乱,到了桌前,就见一摞方言的里,夹着一张报纸,上面刊登着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结果。


    …………


    12月15日,今天是首届茅盾文学奖举行授奖仪式的日子,这次授奖仪式的规格要比全国优秀中短篇颁奖大会,更高一个级别。


    茅盾文学奖,是华夏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名为的文学奖,举办地点定在了人民|大会堂。


    整整600位文艺界人士见证荣耀!


    面对雷鸣般的掌声,方言手捧紫铜的奖章,以及证书,和古桦、魏渭等人站成一排。


    照相机的镜头,一直对准着他们。


    方言这张年轻的面孔,在获奖作家里,毫无疑问是个焦点,但并不是唯一的焦点。


    这一回,文学湘军,大出风头!


    7名获奖者当中,古桦和莫应丰两位湘军,凭着《芙蓉镇》和《将军吟》,独占两席。


    而且要论起来,散文上师从沈丛文的方言,不算是湘军的一员,怎么着也得是半个。


    授奖仪式一结束,古桦直接熊抱住方言。


    “岩子!”


    “老古,哈哈!”


    两人脸上都露出久别重逢的笑容。


    “晚上咱们可要好好地聚一聚!”


    “没问题啊,依我看,不如这样,买上好酒好菜,然后到铁生家,痛痛快快地聚一场。”


    “好,就这么说定了!”


    古桦说:“到时候,我一定要跟你聊一聊那个‘文学的根’,你知道吗,因为这个,少恭这几个月,没少去湘西采风,寻找湘楚文化。”


    “是嘛!”


    方言大为意外。


    古桦点了点头,“他去了你说的那个苗寨,回来就跟我说,自己找到了还活着的湘楚文化,然后又去了湘西那侗、瑶、土家族……”


    两人正谈着,背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


    “你们在聊什么呢?”


    “丁铃先生!”


    方言和古桦回过头,就见李尧堂领头,左右站着沈丛文、丁铃、李清泉、徐钢等人。


    “巴老好!”


    “李老好!”


    “……”


    看着他们礼貌地打招呼,李尧堂转头望向丁铃,“老丁,我如果记得没错的话,他们两个是文学讲习所的同学吧,都是第……”


    “第五期的学员。”


    丁铃笑道:“说起来,文学讲习所的创作班已红恢复了好几届了,但要说成绩,还得是小方、小古他们这第五期的学员最优秀了。”


    “到底是五期生嘛!”


    李清泉、徐钢等讲习所的人听到这话,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满脸笑容,毕竟,这五期的学员里一下子出了两个茅盾文学奖得主。


    “刚刚你们在讨论什么呢?”


    丁铃作为文学讲习所的创办者和首任校长,看向方言这两个学生,目光中充满欣慰。


    方言于是如实地相告,说得滔滔不绝。


    “我所说的,不是一种恋旧情结和地方观念,也不是停留在方言、歇后语之类的使用,而是重新认识民族文化,重新审视脚下的土地,回顾这些,也许会有了新的文学觉悟。”


    “所以你才会提到‘岭南文学’、‘粤味’,才会写跟岭南文化有关的武侠。”


    沈丛文和万佳宝等人互看一眼。


    “武侠!?”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无不惊讶。


    “岩子,你怎么会想到写武侠呢?”


    徐钢疑惑不解。


    方言看他急切的样子,就像看到武侠里,名门正派的长老看到最得意的正道弟子,忽然投身于魔道邪教一样,立刻解释了一番。


    此武侠,非彼武侠。


    自己搞的既不是民国鸳鸯蝴蝶派的武侠,也不是香江新派意义上的武侠。


    而是基于华夏武侠文化的历史。


    叫歼十改,不,叫“历史文学”的变种。


    “小方那本的,这些天,我也抽空看了下,准确地说,是披着武侠皮的历史。”


    李尧堂语气和善,连连称赞。


    丁铃道:“听小方这么一说,我倒想看一看这部武侠。”


    “我也是。”


    李清泉饶有兴趣,好奇方言和《十月》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推手,竟然没有在“魔幻现实主义”上深入,推出一系列的代表作品。


    “李老,其实‘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内核,恰恰跟我提到的‘文学要扎根在民族地域文化’的观点,是不谋而合。”


    方言环顾四周,清清嗓子。


    古桦看到他面对着文坛一众巨佬,毫不怯场,从拉丁美洲丰富多样的神话和民俗传统,说到拉丁美洲艺术中的魔幻和现实性的特点。


    “正是有这样的民族文化土壤,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才得以在拉美这片土地上扎下根。”


    “也因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拉美的神话民俗文化传统才能一直被继承和发扬。”


    “所以,比起去学魔幻现实主义的‘皮’,我想先去学魔幻现实主义的‘神‘,想着怎么把文学,扎根在华夏民族文化这一片土地上。”


    方言嗓子发干,喉咙微微沙哑。


    “不错,说得不错。”


    沈丛文不无感慨,说自己编写《华夏古代服饰研究》的时候,时常会有这样一种思考。


    “一个民族自己的过去,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也是不那么容易被忘记的。”


    此话一出,众人都沉默了。


    “是啊,鲁迅先生曾经说的,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华夏才有真进步。”李尧堂道,“这个魂,就叫‘民族魂’。”


    见众人议论纷纷,方言道:“巴老说的是,就像鲁迅先生还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李尧堂、丁铃听到他引用鲁迅先生的话,一个个全都会心一笑,纷纷把目光投向于他。


    眼里都有一种自家的孩子长大的感觉。


    这就是茅公的关门弟子!


    同样,也何尝不是自己的记名弟子!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