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疯批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 第356章 爸爸去哪了?

第356章 爸爸去哪了?

    六年前的那件事,不但没让史家伤了元气,反而因为少了一干尸位素餐的纨绔直系,从而腾出了不少位置。


    作为长房长子的他名正言顺的接过了家主之位,大刀阔斧的提拔了一大批旁系俊彦,整个家族的活力一下子就被激发了。


    紧接着又和平叛后留守的折可存搭上了关系,借着清算方腊余孽的机会,干掉了好几家老对手。


    所得的浮财自然要洒出去,可那些搬不动的产业,却全都归了自家!


    到折可存北返之时,史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两浙路第一家族了。


    潜心消化了三年,机会再度降临。


    北方惊变、皇室灭门、国贼现世,整个大江以南都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


    是继续尊奉汴梁?还是割据自立?


    绝大部分各地豪族都选择了第三条路----观望!


    史家最初也是那么做的,静观其变,可得知秦桧、董云二人渡江南下后的第一时间便做出了新的选择----旗帜鲜明的予以支持!


    不然你以为秦、董二人是怎么顺利进入临安城的?就凭两人手下那三千兵马?


    呵呵!


    表面上,史家是看中了对方手里的圣旨,想要抢先占据大义名分。


    实际上,他们更看重的是实力同样强大的北方官僚集团!


    赵氏毕竟享国一百六十多年,内部治理也算是功绩,威望还是有一点儿的,尤其是在没被金人糟蹋过的南方。


    大宋也毕竟大体稳定了上百年,崩溃得也是莫名其妙、猝不及防,各地的官僚系统根本就没来得及受到影响,依然保持着正常运转。


    这些人,实力不容小觑。


    最重要的是,这些占据着职位、把控着行政权力的地方官员,往往都不是本地人!


    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老赵家,他们干别的不行,有一桩事情倒是办的极好!


    那就是彻底、深入的推行了科举制度!


    科举虽然有种种为人诟病的缺陷,可这种通过考试而选拔官吏的制度,的的确确打通了第二条华夏人才的上升通道,在制度设计上给了底层一个向上攀升的机会。


    在科举产生之前,底层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渠道就是军功。


    可战争却不是年年都有的,搞不好还容易玩儿脱,最后变成了改朝换代!


    科举源于隋朝【也有一说产生于汉朝】,鼎盛于明清,真正的完善和发展则是在唐朝和宋朝。


    其中唐代采用的还是科举、察举并行的人才选拔制度,而世家大族作为既得利益者,自是天然排斥科举,又在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很容易就能垄断本就不多的科举名额。


    这才有了黄巢“打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多了”的说法!


    唐末动荡,北方世族遭到毁灭性打击,又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彻底洗牌,到北宋建立时基本上被摧毁殆尽。


    这为宋代科举的彻底、深入执行提供了条件。


    赵家也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一门心思的贯彻科举,可以说是他们对华夏历史最大的贡献!


    扯这么远,是为了让各位大大们,能够更容易理解此时江南的权力结构。


    由于战乱较少,相对稳定的长江以南,仍然保留了不少像史家这样传承数百年的大家族。


    他们掌握了大量土地和财富,族中子弟也有更多机会读书入仕,很大程度上掌控了地方庶政。


    这种情况中央自然清楚,也必须防备,所以委派了大量通过科举选拔的官员到各州、府、县任主官。


    为了防止这些人投靠,或者与地方势力勾结,还规定必须异地为官,并且定期轮换。


    这就是流官制,说白了还是中央与本土势力在争夺权力。


    此时的江南,权力结构的地基是各地的大家族,金字塔顶端还是之前的那些朝廷命官。


    而后者作为外地流官,在本地无根无基,为了避免被架空,对手中的权力和军队把得非常紧,时时刻刻防备着前者。


    史家接纳秦桧和董云,就是引入了第三股势力,咱们姑且称之为“南渡派”。


    南渡派手里的圣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皇权,天然克制江南原有的朝廷命官。


    而且南渡派可不仅仅只有两个人,很多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尊奉汴梁的官员和家族,看见秦、董二人站稳了脚跟,也陆续南渡。


    这样一来,权力重新洗牌,之前的朝廷命官被干掉,代替他们的秦党毕竟是纯新人,不和本土势力妥协根本啥都干不了。


    而以史家为代表的江南本土世家大族,最想要的妥协是什么?


    进入朝堂!插手权力中心!


    这在以前是万万没有机会的,别说皇帝防着这个,朝廷命官也防着啊!


    现在看明白了吧?


    一番操作下来,江南世族更上层楼,成为了事实上的统治者!


    在这个过程中,最先与秦党合作的史家,不但切走了最大的一块蛋糕,还顺便把很多不对路的本土势力踢出了局,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而在幕后策划这一切的,并不是史鹏这个家主,而是六年前血腥清洗了史家的十七岁少年郎!


    世上从不缺聪明人,见史家得了好处,其他地方纷纷有样学样,这就是为啥江南会一夜之间冒出那么多赵氏后裔的根本原因......


    “老爷,咱们现在去哪?”与马夫同坐的管家出言问道。


    按道理,作为史家核心一员的他,应该称呼史鹏为“家主”的,却偏偏要像小门小户那样叫“老爷”,绝对属于不敬!


    不过史鹏并不在乎,也不是不在乎,是早习惯了。


    回过神来,史鹏声音疲惫的答道:“进宫!”


    进宫并不是要去见皇帝,那小屁孩儿就是面旗子。


    ......


    燕京。


    武从文已经消失好几天了,连“疯丫头”武英都察觉到了不对劲儿,整天缠着二叔武松要找爹。


    武松只能变着法的糊弄,逼急了也开始玩儿消失。


    搞得燕京城内突然多了一景----骑着白马的小姑娘打头,屁股后面跟着一大帮半大小子,一群人整天纵马炸街,嘴里嚷嚷着要找节度使大人。


    按说武从文之前也经常性的不着家,外出巡查一走几个月都是常事儿,为啥这回小丫头这么敏感呢?


    因为这回不只是爹不见了,就连三娘也是一样!


    ......


    古北口。


    这个曾经被武家军使诈拿下的关隘,如今可比当年热闹多了。


    宋金虽然仍是敌国,可并不耽误相互之间做生意啊!


    当然,明着来肯定不允许,不过可以走私啊!


    古北口就是最大的交易窝点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