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就不要再恨念书人了,恨就恨那些坏蛋。”孟有田轻轻躲了一下,见柳凤似笑非笑的移动枪口,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念书人胆小,这个对不对?”柳凤将枪口垂下,开玩笑般的说道。
“呵呵,这当然不对。”孟有田停顿了一下,讲述他所敬重的两位历史名人的事迹,一个是文天祥,一个是阎应元。
第二十八章 开镰
更新时间2009-9-25 12:55:25 字数:1901
说实话,孟有田口才并不好,讲述的也并不完整、生动,但柳凤还是感到新鲜和震撼。故事讲完后,两个人都默默无语。好半晌,柳凤才用手捋了捋额前的头发,说道:“果然是好汉子,你想学他们俩?”
“学不象,也学不了。”孟有田苦笑着连连摇头,说道:“我没那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气质和精神,要是被抓住,一顿皮鞭我可能都抗不住。”
“倒是个有人性的念书人,不说假话。”柳凤用一种很怪异的目光看着孟有田,笑道:“我想知道,要是日本人打过来了,你会当汉奸吗?”
“要是被日本人抓住,我可能假投降,然后抽冷子跑出来抗日,抓住了就再假投降,然后再抗日,千锤百鍊吗!”孟有田半开玩笑的说道,说实话,想到那些可怕的酷刑,他还真没信心象电影里演的那些英雄一样坚贞不屈。
“你这不是反覆无常吗?”柳凤哭笑不得的说道:“说你怕死吧,你还要抗日,说你不怕死吧,你还投降,真是不明白你到底要干什么?”
“唉,这个问题很矛盾。”孟有田拍拍脑袋,尽量有通俗的道理解释道:“日本鬼子很厉害,但是呢,他们一定会失败,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苦而残酷的,我就是要想方设法熬到胜利的那一天。这个,你的明白?”
柳凤似懂非懂的晃着脑袋,翻着眼睛,最后很认真的瞅着孟有田,问道:“那你说说日本鬼子到底怎么厉害?又为什么会失败?”
“啊,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
田野里,麦浪翻滚,遍地金黄。俗话说:“急收麦子缓收秋”,意思是说麦子一旦收穫期临近会成熟的很快,必须在短时间内把成熟的麦子收割入仓,不然成熟的麦子便会把籽粒掉在地里从而造成减产或损失。麦收季节,每天吃喝拉撒都在地里,有人送水送饭过来。另外怕下雨,也将这叫做“龙口夺粮”,意思就是与下雨天争分夺秒。
“低头,弯腰,开镰喽!”随着老保根底气十足的喊声,孟有田戴着顶草帽,挥舞起雪亮的镰刀,于田间飞刀豁豁,麦子齐齐地抓在手里放倒在地上。
用镰手工割麦子是耐力活,握着镰刀,弯下身子,半天不能直腰。麦子有麦毒,麦芒刺的手和胳膊几天都刺痒。大热天,还得穿着厚厚的衣服,割一天麦子,累得腰酸腿疼,胳膊腰间都黑黑的。而且孟有田採用的是留高茬,麦秸还田技术。在麦收前十到十五天已经套种上玉米,此时已经出苗,这脚下更得有准。
今年由于有孟有田弄的土化肥,老玉保种的麦子不仅多而且比旁人早熟了五、六天。不时有干活的村里人路过地头,羡慕的咂咂嘴,和老玉保搭讪两句。老玉保也乐得合不拢嘴,笑呵呵的回话,手上也不闲着,一捆捆的麦子绑得扎实,直立在田地里。别小看了这招,一条绳子飞檐走壁地綑扎结实,送到麦场里,一拉绳子,就刷地落地,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玉保哥,今儿开镰怎么也不言语一声?”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孟有田不用抬头看便知道是老蔡来了。
“老蔡呀!”老玉保笑呵呵的打着招呼,“就这点地,哪还用麻烦别人。”
“嘿,这小子真是把好手哩!”老蔡冲着地里的孟有田扬了扬下巴,走到地里,“来,老伙计,我来割麦子,看看这手艺退步了没有。”
“你还是綑扎吧,咱这割麦子与往常可不一样。”老玉保笑道:“要留杆还田当肥料呢,还有小心这玉米苗。”
“哦,这也是有田的主意?”老蔡仔细瞅了一下,笑道:“听村里人说过,有田侍弄庄稼是把好手,用了他说的化肥,地里的庄稼长得又快又好,三亩薄地愣是能打出水浇地的量来。”
“这孩子灵醒着呢!”丰收在望,老玉保心情特好,见别人夸自己的准姑爷,不由得得意起来,“还识字哩,是跟他爹在外面扛活时偷偷在私塾里学的。”
“好福气,玉保哥真是好福气。”老蔡抬头望着远处正弯腰奋战的孟有田,嘴角挂上了含意不明的笑容。
远处走来了几个人,有双连、愣子、有新,娟子拿着镰刀低着头有些怯怯的和谷雨走在后面。
“大伯,我们帮您割麦来了。”走到地头,双连挥了挥手里的镰刀,大声说道。
“今儿不给东家出工了?”老玉保奇怪的问道。
“出什么工?人都没影了,谁还犯傻。”有新笑着答道。
“你们这帮小子。”老玉保笑骂了一句,走过来,仔细将收割的注意事项说了一遍,几个壮小子说笑着排成一排,从地头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