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话间,春儿和谷雨挎着篮子来送饭了。本来是要等孟有田回家吃,可听说两个有能耐的大学问人要在他家暂住,老玉保可不敢怠慢,便叫春儿和谷雨送来了。
“宁叫累了腿,不叫累了嘴,吃完饭用热水泡泡脚,这乏便解了。”见李佩玲看着饭不想吃,孟有田笑道:“你们赶上好饭了,这白馒头以后想吃也不多了。”
杨荆云摇着头,用筷子敲敲装炒鸡蛋的碗边,“少说一句话,以后可不能另做饭,咱们就吃现在的。”
“这就是现成的。”孟有田解释道:“让逃难的人们一说,大家都觉得日本人就要打来了,过一天少两晌,把好吃的可都拿出来了。”
“哦,人心不稳哪!”杨荆云闻言皱了皱眉,“这样可不行,一会儿把老蔡找来,这工作得尽快开展了。”
李佩玲咬牙喝了碗稀饭,还吃了半块馒头,吃完笑眯眯的瞅着春儿,赞赏道:“都说深山出俊鸟,就是有人才,看这春儿妹子俏的,就是在城里也是拔尖的了。过来,让大姐好好瞅瞅。”
春儿挺难为情,含羞带笑,一声没吭,被李佩玲拉着手坐在炕边上,“春儿是你的大名吗?村里的闺女媳妇怎么不是秀儿、娟子,就是旦他娘,宝他娘的叫。”
“这里可不是城里,男尊女卑的厉害。”孟有田笑着解释道:“在娘家作闺女,不管是娟儿、秀儿,好歹有个自己的名字。等一过门,好象自己的名字就犯了私,人家也不叫,自己听起来也害羞。”
李佩玲扭头对春儿说道:“男女讲平等,我们妇女也要独立自主,男人女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为什么不敢叫?春儿是你的小名,可有大名?”
春儿抿着嘴笑,孟有田插话道:“我给她起了个大名,她嫌难听,不让叫。”
“才不是呢?”春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是难听,是太难写。”
“呵呵,是什么名字,我听听。”李佩玲拉着春儿,笑着问道。
“叫梦萱。”春儿拗不过,低声说道。
“梦萱,嗯,很有诗意,不错的名字呀!”李佩玲笑道:“以后就叫梦萱了,你多练练就好了。梦萱你带个头,给咱妇女长长志气,下定决心认字学文化。我们年纪轻,又不傻不笨,有了文化才能懂得革命道理,不懂革命道理,只能跟人家瞎叫胡跑。明天咱就成立识字班,你可要第一个报名啊!”
第四十八章 你知道吗?
更新时间2009-10-9 19:23:26 字数:2089
“我,我,我还是让他教吧!”春儿瞅了瞅孟有田说道。
“他呀,不光教你,还要教大家呢!”杨荆云笑着说道:“当然,吃小灶学得更快。”
“我不行。”孟有田摆着手说道:“我是自己胡蒙乱学的,可不敢去丢人。”
“对了。”李佩玲扬头问道:“有田,你是怎么学会识字看书的,这事连老蔡也说不清楚。”
孟有田倒是不怕别人问,他早就编好了一套说词,胸有成竹的说道:“我才三、四岁的时候,爹就带着我出去四下扛活,我没人看着,就蹲在学堂窗户底下听别人上学。可是碰着个好人,那个先生……”
孟有田胡编了一番,最后还编了个尾巴,“后来和爹回到吉祥镇,我还带着本书,没事就自己看,有不会的就去问二先生和秋英,现在还经常去呢!”这些倒是真话,他确实抽空在练写繁体字,也去过二先生那借过书,至于别的,可就假多真少了。
“不容易,有毅力呀!”杨荆云点头赞嘆道:“全靠自学,能达到这个程度,有田绝对算是个天才。”
“是呀,我听老杨说过,有田能把师范的学生说得一愣一愣的,可真是了不得。”李佩玲拍了拍春儿的手,鼓励道:“看,只要肯下功夫,学习文化并不困难的。”
“嗯,我一定好好学。”春儿点了点头,收拾起碗筷,孟有田和杨荆云、李佩玲打了个招呼,送姐弟二人回家。
孟有田刚走不大一会儿,老蔡便来了,进门便笑道:“这一脑子的事情,想睡也睡不着,不打扰你们休息吧?”
“怎么不打扰,没看我都要睡觉了。”李佩玲正在享受泡脚的舒适,却故意扳起了脸,然后才释颜一笑,“快坐下吧,你不来我们还要去找你呢,时间紧迫,这工作可是要快些开展起来。”
“老蔡,现在形势很紧,我们要赶紧把群众组织起来。”杨荆云正色说道:“现在村里人心不稳,最要紧的是把自卫队拉起来,有了枪桿子、刀把子,老百姓才有安全感,才会拥护我们,这农会、妇救会、儿童团还能顺利的建立。”
“嗯,我也是这么个想法。”老蔡点头贊同道:“自卫队拉起来,咱就先把村公所占了。老百姓多少辈子以来,就一直在人家脚底板下踩着,没有撑腰的,说话不算数,嵴梁骨也不硬。”
“你先把现在的情况说一下,明天能拉来多少人,都有什么家什?”杨荆云摊开小本本,拿笔记录着。
“我算一下啊!”老蔡扳着手指头一个个数道:“二愣子、有新、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