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乱世小农民 > 第73页

第73页

    老赵头愣了一下,抬头仔细打量,从中年人熟悉的口音,和他那在高兴的时候、眼睛里的跳动的神采,他认出了这个穿着破烂、满脸风尘的人原来是同村的张熹。


    “张熹兄弟,是你回来了呀!”老赵头惊喜交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拉着张熹坐在自己的身边。


    “我出去十几年,没有一天不想念你们。人一年比一年的老了,在外边又剩不下个钱,光想回来。”张熹脸上带着笑,眼睛却有些亮晶晶的,“日本人太狠了,我实在呆不下去了,走!要饭吃,也要回老家,这把骨头可别扔在外面。老哥,这一路真不容易呀,全凭我修下的这副腿脚,换了别人,早躺在大道边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老赵头连连点头,“村里可是大变样了,再不是李大鸿说啥是啥的时候了。”


    “呵呵,我在大王村碰见了老蔡哥,村里的情形知道了不少。”张熹笑着说道:“看来,这一回我算是回来对了。”


    “当然是对了。”老赵头说着,看了看那个中年妇女,开口问道:“这是谁呀?”


    “这是——”张熹说道:“这是你的弟妹,出外十几年,这算是那落头。”


    “快坐,快坐。”老赵头热情招呼道:“我这就安排酒菜,再把几个老兄弟都找来,咱们可得好好唠扯唠扯。”


    ……………………


    两杯酒下肚,张熹对着几位老兄弟,眼泪便下来了。背井离乡的伤痛,异乡艰难无比的煎熬一齐涌上心头,话便止不住了。从他闯关东一路上的辛苦,到了东北当了兵,九一八事变侥倖逃脱,跑到牡丹江给人家种菜,再到日本人占领全东北,对中国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最后讲到日本移民将他赶出了家,儿子又在回乡的路上病死。桩桩件件,无不渗透着斑斑血泪。还有在回来的路上,看到日本人又占了很多地方,他和老婆是如何挑选偏僻的道儿,边讨饭边走,跌跌爬爬整整走了三个多月。真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艰苦异常。


    第六十二章 种质资源


    更新时间2009-10-19 12:22:01 字数:2123


    几个老兄弟唏嘘不已,陪着掉了几滴眼泪,也各自说了下这十几年来的辛酸,安慰着张熹。


    这时,孟有田走了进来,笑着说道:“张叔,您的住处我已经安排好了,婶子吃过饭已经由春儿陪着过去了。”


    “谢谢你了。”张熹冲着孟有田夸奖道:“好小子,替咱穷人争了个脸,在外面就听老蔡说起过,是个有本事的,把村子里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人人都服贴。”


    “那是乡亲们给咱面子,可不敢说自己有本事。”孟有田谦虚道:“叔叔伯伯们这么多年不见,今天可要尽兴,我还有事情,就不陪了。”


    “来,喝了这杯酒再走。”张熹举起酒杯,说道:“是我感谢你。”


    “不,不。”孟有田一看见酒,就有些头疼,连忙推辞道:“乡里乡亲的,您又是长辈,以后又是自卫队的教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可不敢喝酒。”


    “别让他喝了。”老玉保抬手压住了张熹的手,“这孩子没酒量,这酒我代他喝了,有田哪,你去忙你的事情吧!”


    孟有田如蒙大赦,笑着点了点头,飞快的熘了出去。


    ………………………


    盘古开天闢地,人类哌哌诞生,从那一刻起,摆脱飢饿,奋力生存便成了人类的主题。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历朝历代,各君各王,虽在不同王国却拥有着同一个恒故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飢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


    家有存粮,心中不慌。说粮食是经济的命脉,仍不足以表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粮食安全像水和空气不可或缺一样,已经超出经济安全的范畴,可以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即便在后世的1998年,中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三百六十二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农业水平和耕地面积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倍。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zhan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两百多公斤。


    当看到农民还在用落后的耕作方式,落后的平展型主要品种时,孟有田不可抑制的产生了育种的冲动。这是职业的习惯,也是一种使命感在做怪。这个想法已经被他付诸实施,当然,这是他一个人心里的秘密。而且,这将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北方一年只种一季的情况下,将会变得更加漫长。连他也不知道是三、四年,五、六年,还是十几年,再说现在面临的局势会对他的育种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心里也没有底。但是,难道因为鬼子要来了,便什么也不干了,难道因为怕鬼子烧房子,便要露宿野外不成。人既然还要活下去,有些工作就是干比不干要强,早干比晚干要好。


    按理说,孟有田在农技推广站工作,但育种并不是他的专业。可有一条,杂交的原理他懂,说到底,育种是个艰苦、长期的工作,要经过成百上千次的实验,才有可能找到高产的组成。孟有田首先选择了玉米和高梁两种作物,院子里的菜不种了,左边是二十几棵玉米,右边是二十几颗高粱,填土施肥,侍弄得非常上心,为此也落了春儿几句埋怨。而且他将各家挖地道的土都用车运到了村外十几里外的沟掌里,想在乱石堆里创建一个梯田,也是为了在兵荒马乱的岁月,还有一个不容易被破坏的实验场。为什么选这两种作物,他也是经过了仔细考虑的,首先这两种作物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相对要低,再者就是产量高,现在可不是考虑吃好吃坏的时候,而是吃得上吃不上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