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p口音重,老赵头把不简单听成了没硷矾,在旁笑笑说道:“数俺们村里水好吃,一点硷性矾性不带。”
方国斌一听,嘴里的水喷了一大口,孟有田赶紧把王p的话翻了一下,老赵头有些不好意思,找了个藉口,转身出去张罗了。
这时白秋英、春儿带着几个妇女走了进来,都抱着动员来的被子,平常叽叽喳喳的热闹,今天都不说话,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新奇。
第九十一章 招待
更新时间2009-11-10 12:12:07 字数:2286
“这是俺村的妇救会主任。”孟有田指着白秋英介绍道:“这不是在嘴上说,俺村的妇女比起外村就是开化。”
“还是妇女们想得周到,那些学生娃这下有盖的了。”方国斌笑着和白秋英握手,说道:“我看村公所挺大的,让那些学生都搬到这里睡吧!”
“是呀,他们可不比咱们的战士们皮实。”王p点头贊同道,招手叫过警卫员,让他去招呼学生队过来。
他们正说着话,院子里争闹起来,二愣子领着几个自卫队员抬来了粮食,还有两口大猪。
“乡亲们都不富裕,让司务长按价付钱,咱们军队不能增加乡亲们的负担。”方国斌说道。
“这第一顿就免了吧!”孟有田笑道:“村公所帐上还有存余,请同志们少沾点肉腥,要是顿顿吃,咱也没那个条件。”
老支应差事的侯二感慨的说道:“别的军队来了,别说吃点,就是短了烟土,少了女人,也过不了夜呀!真是不一样,不一样。”
“这是昨老百姓的军队,别和那些祸害比。”二愣子瞪了侯二一眼,挠了挠脑袋,期期艾艾的说道:“不知咱队伍上,还要不要人?”
“这是我们村上的自卫队队长陈…陈庆海。”孟有田说话磕绊了一下,平常都是二愣子、二愣子的叫,冷不丁叫大名,还真有点不习惯。
“嗯,是个好小伙子。”王p看着这个精壮的小伙子,夸赞道:“想参军,那是好事呀,跟家里人说了吗?”
“俺爹没说的,肯定同意。”二愣子很笃定的说道。
……………………
大街上,战士们扫地、倒士、挑水、背柴,忙活起来。听说晚上有肉吃,都十分高兴。街上的骡马粪便、烂柴草,都收拾到了一堆。有些孩子和老年人也到街上来看稀罕。仓房改建成了学校空地上,一帮年轻学生们正在帮两个八路军女战士布置会场。女战士们一身军装,剪发,脚上穿着结带的鞋子;腰里扎着皮带;皮带上还挂着一个用布罩套着的洋瓷碗。一个高点的是红光脸,头发披到肩膀,她在梯子上住幕布脚上钉钉子,微风一吹,那头发便轻飘飘地摆动。看样子过不了二十岁。在下边系幕绳的那个女的约有十七八岁,略黑的脸,大大的眼,使人看去有点天真憨气劲。
“同志,一会儿演出都有什么节目?”李月华羡慕的看着女兵身上的军装,这身军服,当时被人称作“抗战美人服”,这可比北京学生的蓝旗袍、东北流亡学生的阴丹士林褂更时髦,更好看。
“唱一些歌,还有短剧《放下你的鞭子》、《大家起来打日本》。”大眼睛的女兵笑着回答道。
“我们抗日宣传的时候也演过《放下你的鞭子》,而且秦怜芳歌唱得可好了,是我们这里的主角。”李月华自豪的说道。
“别胡说,人家可是专业,咱们是瞎胡闹。”秦怜芳脸一红,分辩道。
“什么专业不专业的。”长头发的女兵从梯子上下来,笑道:“你俩到宣传队来吧,我们人手太少,很多节目都演不了。”
“能跟你一样,也穿军服吗?”李月华问道。
“当然能了,宣传队也是战士呀!”大眼睛的女兵笃定的说道。
“好,好,我俩就到宣传队。”李月华和秦怜芳一起点头答应着。
“不光是女的,还需要男演员呢!”长头发的指了指旁边的男学生们,“有会表演的,我们也欢迎加入。”
正说着话,白秋英带着几个村里的几个妇女走了过来,挎着篮子,里面装着煮鸡蛋、大枣、栗子,上前抓了往大家怀里装。
“春儿妹妹。”秦怜芳一眼便瞅见了春儿,上前亲热的拉着她的手说道:“越长越漂亮了,哦,这是嫁人了。”说着,眼睛看着春儿梳的圆发髻。
“这是我们村长的媳妇儿,可是村里拔尖的人才。”白秋英在旁介绍道。
春儿腼腆的笑着,将篮子里的煮鸡蛋塞给秦怜芳和几个女人。
“当时我说过,要到吉祥镇来玩,没想到这真就实现了。”秦怜芳呵呵笑着。
“家,家里坐坐吧!”春儿鼓起勇气说道:“都是自己人,认认门。”
“好啊!”李月华在旁说道:“孟先生,不对,他不让咱们这么叫,要叫小孟或孟哥,孟哥救了咱们,应该登门道谢,表示一下。”
“是啊,是啊,这以后不能叫春儿妹妹了,要叫嫂子了。”秦怜芳拉着春儿的手,嘻笑着开着玩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