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还望王爷准许末将出征!”来整勉强站定,眼中流露出对战斗的渴望。
“来将军,你有病在身,还是先养伤为好!”杨恭仁劝道,对于来整的忠心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罢,如果真的没有人,那就自己亲自领兵吧!他走上两步,准备说出自己的决定。
忽然,脚步声再度响起,一个青年,一身的戎装,出现在众人的面前,魏徵定晴一看,道:“燕王?”
杨倓微微一笑,扫视了一眼众人,道:“王叔,侄儿愿领兵出征,平定叛乱!”
杨恭仁吃了一惊,道:“燕王,莫要胡闹!”在他看来,杨倓不过十七八岁,又因在宫中,不曾外出带过兵马,如果让他带兵支援涿郡,无疑是送死罢了!明帝的血脉仅此一支,杨恭仁怎么捨得让他去带兵厮杀?
杨倓急道:“王叔,小侄已经十八岁了!更何况小侄跟随在陛下身边,苦练武艺。如今形势危急,还望王叔准许侄儿一行!侄儿愿立军令状!”杨倓的声音斩钉截铁。
“唔!”杨恭仁沉吟,看来杨倓虽然年少,可是也颇有志气啊,这是好事!伪唐李世民,当初第一次打仗的时候,才不过十五岁呢,或许……
杨恭仁正要说话,一个声音响起,带着江南的口音,依旧是那么的甜美,糯糯软软,“王爷,倓儿既然有这一番为国报效的志气,你就不妨许了他吧!”
“太后!”众人大吃一惊,纷纷上前施礼,萧太后示意众人免礼,这才看着杨倓,道:“这段时日,你的武艺大有长进,只是行军打仗,千万马虎不得,务必小心啊!”说着,她笑道:“王爷,倓儿虽然年轻,可是正所谓玉不雕不成器。只要稍加磨练,倓儿或可独当一面。依哀家看,不如选上一两个沉稳有经验的老将,陪着倓儿便可。”
杨恭仁点头,道:“太后所说极是。”说着,他皱眉想了一想,杨倓虽然颇有勇武,最大的缺点恐怕是不沉稳,容易冒进,正如太后所言,配上一两个沉稳的老将是最好不过。诸位大臣之中,或许赵才是个好人选,只是可惜,年纪太大,行军辛苦,恐怕他受不了这等折腾。
“太后,王爷,微臣愿与燕王一行!”说话的是宋正本。
萧太后微微一笑,道:“若有宋爱卿一同前行,定当无忧!”对于宋正本,她也知道一些。
杨恭仁听到宋正本的话,也是大喜,与萧太后的不同,对于群臣,杨恭仁了解不少,他自然知道宋正本的出身,当初他在窦建德的帐下,与凌敬一样,都是窦建德甚为倚重的心腹谋臣,此人老谋深算,燕王与他一行,自当无碍。
宋正本却是一躬身,道:“太后,王爷,微臣再保举一人。”
“哦?”萧太后的眼睛一亮,如果还有能臣相助燕王,那更保险一些。
“微臣保举河间郡守王琮王大人!”宋正本说着,想起当初在窦建德帐下时,与王琮斗智斗勇的时候,不觉微微的一笑。
“如此,甚好!”看着萧太后点头,杨恭仁也捋着鬍鬚,转而对杨倓道:“燕王,一切小心!”
辉煌之章 第二十六章 暗涌(十八)
78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2-2-16 2:26:26 本章字数:8462
涿郡。
王伏宝在几名亲兵的扶持下,站在城头,冷冷的看着城外的燕军,燕军的行动,好快啊!
五日前,燕军大将谢稜带领两万余大军杀来,就在燕军到达蓟县的同时,燕军就在谢稜的指挥下,着手攻城事宜,每日在外不停的砍伐树木,建造攻城器械。
只是,燕军的这番举动,很是大张旗鼓,丝毫没有掩饰他们的企图,就连隋军派出的探马刺探,燕军士卒也只是嬉笑着,并不追赶,似乎并不在意隋军的探查。当然,隋军的斥候也只敢远远的试探,也不敢离得太近,毕竟那可是燕军的数百乃至上千的士兵呢!
这个时候,王伏宝的胸前,缠着绷带,显然是伤势不轻。在六日前,三河口的那场战斗中,王伏宝被一名燕军小卒刺中胸膛,庆幸的是,偏离了心脏还有半寸,王伏宝这才侥倖未死。短暂的醒来之后,王伏宝做出了最为重要的决定,让张副将派人到清河,告知了高开道造反的消息。然后,他就昏迷了过去,整整的两天。
那两天,王伏宝昏迷不醒,燕军杀来,张副将很是称职的担任起了防守蓟县的重任,每日带着士兵巡查,一日不过休息一两个时辰。
终于,在大夫的的精心医治下,三日前,王伏宝终于醒了过来,据大夫说,伤势虽重,却性命无碍。当然,大夫也是千叮万嘱,让他务必安静,不能劳累,更不能激烈运动,以免崩裂伤口,引起伤势的复发。
还真是虎落平原被犬欺啊,想着居然吃了这个大亏,王伏宝就很是愤怒。若不是深受重伤,恐怕此时的他就要披挂上阵,擒杀谢稜,这样,才能够泄愤啊。
蓟县城外,燕军士卒开始将攻城器械推了上来,谢稜满怀信心,毕竟蓟县大将王伏宝受伤,隋军军心不稳,这个时候,正是攻取蓟县的最好时机!若是等王伏宝痊癒,恐怕就难了。所以,在取得三河口大捷之后,高开道立刻命令谢稜围困蓟县,而自己则是率领主力,绕过蓟县,准备夺取安次、雍奴,只要这两个县城一下,燕军就可以直逼河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