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烈站在远处,即使是在白日,熊熊的火光依旧映照在他的脸庞之上,红彤彤的一片。因为大火的关系,隋军已经停止了攻击,只能在城墙之上,瞧着大火。看隋军的模样,这场大火很是厉害,隋军都是远远的靠近外城郭,似乎内城郭被大火烤热烤烫,不能站立了。
“继续加油,加木!”王弘烈吩咐着,这个时候,火势似乎渐渐变小了。
“是!”黄岐应着,就吩咐士兵上前。
郑军士兵扛着木材上前,就在这时,隋军突然射出了箭羽,将郑军士兵射杀了数十人。只有少部分的士卒将木材送到了火中,其他大部分的士兵却是死在了隋军的弓弩之下。
“该死!”王弘烈说着,眉头紧紧的皱着。
“大王莫急,我有一良策!”黄岐看到这种情形,就说道。
“哦,你有什么办法?”王弘烈赶紧问道。
黄岐一笑,上前一步,就说了起来。襄阳城中,有着一些废弃的抛石器,这种东西和投石机不同,它是利用槓桿原理来投掷,而投石机则是利用齿轮绞着绳子制造拉力,将石块抛出。黄岐的计策,就是想要利用抛石器,合理的调整力度,就可以将木材、油汁抛到预想的位置。
听到黄岐说着,王弘烈就恍然大悟,急忙吩咐士兵将抛石器运来,准备利用它来加大火势,继续阻挡隋军的攻击。
注一:拍杆,一种战舰兵刃,大体分为两部分,短的在前,安装有重物,用于打击敌舰。长的一端在后竖立,上有齿轮,其中用绳子牵引,士卒拉扯,从而可以操纵安装的重物的短杆,不断的落下,提起,从而打击敌舰。这玩意至少在隋朝就出现,很是常见。隋军取胜,是因为装有铁皮,比较抗击打。
定鼎之章 第七章 城破(下)
78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2-2-16 2:26:48 本章字数:8263
洛阳皇城。***
琉璃灯亮着,杨浩的神色之间,带着疲惫。虽然有马周、戴胄,甚至还有凌敬等诸位大臣的辅助,可是刚刚平定下的中原,事情太多,这些事情虽多,但是辛苦之后,总有收穫。而让杨浩感到忧心的,有两件事。
其一,就是襄阳的战局。
此刻,他的身边,凌敬坐在一旁。这个时代,虽然皇权森严,可是还没有后世,尤其是宋那般严谨,大臣或卧或坐,与皇帝商议大事,直到宋之后,才发生改变,变成站立。而且此时,只是杨浩与凌敬的闲谈,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凌卿,依你之见,这襄阳何时能下?”杨浩问道。
凌敬就点头说道:“陛下,此番李君羡率洛阳降兵南下,那王弘烈知道洛阳已下,定然是兵无战心,若是兵无战心,襄阳旦夕可下。”
“可是,襄阳依汉水而建,取汉水护城,那护城河又宽又深,据说宽足有四五百步,能够在哪护城河之上行驶战舰,虽有降兵,恐怕还是难攻啊!”杨浩说着。按道理,李君羡应该早就到了襄阳,如今数日过去了,尚未有任何消息。
“听说李渊已经撤回了夷陵的李孝恭,添兵攻打襄阳,要攻取襄阳,就要先击败李大亮这个掣肘。”杨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最近一些私事缠身,使得他的思绪受到了一定影响。
“李渊攻取了襄阳,才能制止我军南下,同时壮大实力,届时南下攻取江陵,就如探囊取物。因此在此刻,李渊攻打孤城襄阳,比攻打虽有内患但拥兵仍有十余万的萧铣就容易了许多。至少就目前而言,襄阳比起江陵,更为重要。”杨浩继续说着,沉默了片刻,话锋却是一转,说道:“只那王弘烈在两大势力之间,是守是降?”
“陛下,襄阳虽然坚固,可是如今情形却不能久守,恐怕王弘烈就会投效李渊。”凌敬分析着。
“不错,朕正是有此担心啊!”杨浩说着,叩着案几。在杨浩看来,在王世充已灭,大郑只余下襄阳一郡的情况下,李大亮的最好办法,不是攻打襄阳,而是联合。只是不知道,是王弘烈主动还是李大亮主动,只是,不管是谁主动,两军合作的可能性极大。而这,就对隋军不利。
“陛下,李尚书因李孝恭退回巴东,故此循着汉水北上,准备与刘兰成汇合,攻打襄阳!”凌敬说着。
“哦,二哥居然改走汉水。”杨浩闭眼,默默想了半响,嘆口气道:“这一次,可是辛苦二哥了。”山河大势,杨浩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布置,但是大致的走向,仍在脑海中清晰的出现,只是这一路艰辛,却是必须。风险越大,收穫越大,逼退李孝恭是最好的结果,这使得李渊的战略,出现变化,同时隋军就避免了襄阳未下,而水师深入敌境的局面。就是因为李靖大才,故此这个任务,非李靖不可。
“陛下,微臣还有一件好事,要向陛下禀告!”凌敬说。
“是何事?”杨浩问着,他实在想不起是什么好事,如今这皇宫之内,就有让他头疼的人,小喜昏迷之后,虽有甦醒,但情绪并不稳定,杨浩去瞧她时,总是捂着头,显得痛苦,医者却是检查不出具体情况,只说小喜的头似乎受到撞击。于是杨浩只能让人小心的伺候着,远远的瞧着她,不敢靠的太近。杨浩的打算,就是等着洛阳情况处理完毕,就让人去寻名医。这个时代的神医,杨浩知道一个,写《千金翼方》和《千金要方》的孙思邈,据说死人能救活。只是不知道此人在何处,若是在河北中原,只需官府贴出告示,就能寻到,可若是在关中巴蜀,恐怕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