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峰,你要相信我,一定要相信我……”
相信我为了你愿意跨过艰难险阻,像你一样不顾一起地来到对方的身边。
陆遥为了点口腹之欲,竟然答应了夏娴文周末出来复习的提议,只是这复习的队伍有些壮大。
因为当初高乐的事,路君峰对夏娴文虽然谈不上讨厌,但多少有点隔阂,自然不放心陆遥和她单独相处,至于小孟……那纯粹是无聊打发时间。
四个人在吴江路上吃了一路,直到扶墙而出甜品店才消停。
市立图书馆里早就人满为患,他们也没想去碰运气浪费时间,在夏娴文的提议下干脆在热闹的快餐店里占了个四人座的位置,小孟又去买了一大堆的可乐鸡翅。
被称为“小托福”的这次竞赛,共分为四个比赛项目:听力,口语,和写作。
陆遥和小孟有先天优势,只要发挥正常,在这样的竞赛中想要拿奖并不是什么难事。
倒是路君峰和夏娴文,虽然一个是f附中学年大榜上的第一,一个是第二,但那是全科总分,要是单拿英语这一科出来说事,他们这两位比起陆遥和小孟差的不止是一点点的距离。
夏娴文这么讨好陆遥请她出山指点,最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和绝大多数国内的学生一样,在英语这一学科的学习上,他们更注重的是平时考试范围内的听和写,而忽视了说这一于国内各大重要考试毫无关系的英语学习内容。
陆遥为了“出去”,一直将“说”作为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最主要的一个部分,所以她的英语口语优秀得能完爆许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她的口语甚至比小孟的还要好。
小孟纯粹是因为住在国外,在平时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口语,相对比较生活化,不似陆遥是经过正统的学习和经验积累而来,在这样一场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开拓思维的竞赛中陆遥可谓得天独厚。
小孟的口语不需要陆遥指点,他的语感已经成形,陆遥无法改变,而路君峰的口语……
陆遥知道这个人对口语这方面的慎重和矜持,所以决定回家后两个人关在房间里“慢慢教”。
于是这四个忍受着快餐店嘈杂环境在周末围在一桌认真学习的人,最主要学的人只有夏娴文一个。
夏娴文学起来堪称认真,她的口语不算差,看来平时应该是经常跟着课本配套的磁带跟读,所以字正腔圆,咬字发音很清晰。
但在陆遥看来她的口语太过一板一眼,跟着念还行,要是扔给你一个题让你自由发挥“编故事”就弱很多。
小孟原先戴着耳塞打游戏,路君峰拿着本物理习题册刷题,四个人各自为政,互不干扰。
直到陆遥和夏娴文提到m国当地人在对话时,如果关系好是可以不注重一些语法的运用时,小孟才开始兴致勃勃地加入了她们的讨论。
“你们说了这么多m国
本土人士说话的习惯和一些当地的方言俚语,可是这些和一个月后的竞赛关系不大吧?”夏娴文对这两位m国极度狂热崇拜者的某些观点有些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