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琅琊榜同人:风起长林调整本 > 第116章 盐钞兑运费

第116章 盐钞兑运费

    有一位百姓抱着一篓子大枣来到衙门前,希望把大枣送给萧平旌。


    悬镜司官差把老百姓给拦住,老百姓说


    “这是大同枣呀!我们想把大同枣送给扶风郡王小王爷,听说他对老百姓非常的好呀!他肯定是不希望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去运粮的,那不得苦死咱们呀?”


    悬镜司官差又说


    “不许进去!小王爷有令,只有特定人等才能会见!”


    萧平旌走到衙门门口前,说


    “不行!你们不要这样搞!快让他进来。”


    百姓把大枣送了上来,萧平旌闻着枣香味,笑道


    “啊,好香啊。”


    百姓笑着说


    “这是上好的大同枣,肉厚实的很,煮汤喝很好喝的。”


    萧平旌拿着一颗大同枣,看了看成色,笑道


    “嗯哼哼!这枣肯定很好吃啊。不过就是没有洗。来人啊,拿点盐水好好洗一洗。”


    老百姓又问萧平旌一个问题


    “小王爷,您承诺不让我们去运粮的是吗?”


    萧平旌道


    “我不会让你们运粮的,损耗太多了。你们还要徒增负担,这怎么行啊?你也不要担心,你就把我的话,说给你们的父老乡亲听,让他们在大同府过些个安生日子。”


    老百姓连忙答谢道


    “多谢小王爷啦!多谢小王爷啦!”


    等到老百姓走后,萧平旌拿起红枣吃了起来。


    这红枣给盐水浸泡过,洗了洗,略带一点咸味。


    萧平旌吃着吃着就想到了一个办法。


    “嗯!我想起来武靖先帝改革盐政,弄出了盐钞。并严格限制了盐钞的印发,干脆上疏陛下,就说以大同府商人引搁置粮饷1石,太原府商人引大同府搁置粮饷1石2斗,给予淮盐盐钞一张。如此,运费自省,商人亦可获取两淮盐利,暂且利国利商利民。”


    萧歆还在因为该不该给萧平旌陆路运送粮食的脚费而发愁,现在萧平旌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到汴梁。


    上疏的内容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大同府因大同府沉船案而搁浅、无法运输的粮饷约19万有余。在此情形之下,使用陆路运粮,对百姓们的损耗太大。此外,对运费的要求也很高,这样一来运到龙门县的粮饷总额将大打折扣!”


    “自武靖先帝改革两淮、江浙盐政以来,武靖先帝首推盐钞,印发数额不多,但是够用。现在朝廷正在为运输大同府的粮饷一事而感到困扰。”


    “不如就以大同府商人引搁置粮饷1石,太原府商人引大同府搁置粮饷1石2斗,给予淮盐盐钞一张,并指引商人将盐带去去指定地区出售如何?”


    萧歆看完萧平旌的这个建议,真是喜出望外。


    无疑,这是一个新颖的思路,不仅可以解决大同府陆路运粮经费损耗过大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淮盐滞销的问题,真是利国利民。


    萧歆狂喜起来,他的热毛巾也不戴头上了。


    他起身把热毛巾摘掉,握着上疏大喜道


    “不愧就是扶风郡王啊!这风就是往长林王府吹起的呀!哈哈哈哈!好!好啊!朕就按平旌的方法来办,以后要是卓有成效,就等淮盐有存盐的时候,推行此法!”


    萧平旌在大同府得到了汴梁的回应,萧歆在回信中大力支持他的做法。


    就此,萧平旌开始在大同府招商,吸引各地商人前来承运粮饷。


    本来汴梁朝廷内多数官员并不看好萧平旌的这项政策,可没有想到的是,萧平旌的这一项呼吁,引来了不少河东商贾的注意。


    从晋州开始,至太原、大同三地的富商豪强,纷纷来到大同府,承运粮饷,以此获得盐利。


    上好的杏花村汾酒摆放在桌前,每一位富商豪强都举杯与萧平旌共同一饮。


    有一位商人道


    “我乃太原府商人刘继顺!今来引大同府搁置漕粮一千,小王爷真是辅国良臣!我等深感佩服!”


    又有商人举杯道


    “我愿引漕粮五百,愿小王爷马到成功!干!”


    萧平旌笑了起来


    “来!干杯!干!”


    至990年10月中旬,趁着天寒地冻来临之前,河东各地的商人为萧平旌承运了所有的搁置漕粮,以及其他的大同府粮饷5万余,萧平旌通过不消耗民力来运输粮饷的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此,萧平旌也结束了他在大同府短暂的办案之行,回到汴梁。吃过一顿饭后,就要马不停蹄地回到潼川府了。


    今天萧歆要和萧平旌私下吃顿饭,好好聊聊一些事情。


    在寝宫内,一桌好酒好菜摆放着,萧歆和萧平旌面对面坐着。


    萧歆倒酒,萧平旌连忙说


    “陛下,倒酒这事还是得臣来办!”


    萧歆笑道


    “唉,不要紧的!你是朕的宝贝堂侄子!今天咱们就不谈君臣之礼了,就当是你伯父跟你侃侃天下大事,喝几杯好酒如何?朕可好久没有喝过酒了!”


    萧平旌作揖


    “多谢陛下...”


    萧歆笑道


    “唉,什么陛下呀,叫伯父就行了。”


    萧平旌道


    “谢伯父厚恩!”


    萧歆对萧平旌说


    “平旌,你不知道啊!朕这些天,真是为大同府的事情愁的厉害啊,没想到你的办法是那么的多。”


    萧平旌说


    “用商人来承运粮食,以盐钞作为奖励。此法虽然有利,但也只是一时之利,未必一路有效呀。”


    萧歆问


    “嗯?平旌,何解呢?”


    萧平旌解释道


    “各地粮价不同,有贵的时候,也有便宜的时候。从川东路王锜进行土地兼并的事情来看,各地的土地兼并之事,只多不少。一旦豪强兼并土地,在丰年的时候利用大批粮食兑换盐钞,贱买贵卖。以后恐会造成大患,此法还是应在不得已之时而为之呀!”


    萧歆点头,吃着菜,道


    “嗯!有理!平旌啊,你伯父还是觉得,朝廷的边患还是北燕呀。现在,伯父也是很担心长林军路的形势,多亏了有你爹还有你大哥呀。我是想,你从潼川府多提供一些粮饷,并削减一些开支给朝廷如何呢?”


    萧平旌说


    “臣自当尽力节省,只是川东路尚且得到臣的允诺,部分地方还在免税,陛下,这事...”


    萧歆笑道


    “奥,无妨。伯父本担忧你在泸州会出事,可是你挺过来了,并收编了数万叛军,又将他们解甲归田。免税的事,等到期限到了就行!说出来的话,就不必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