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见字如晤。
今天在伦敦办事,这个季节的英国总是爱下雨。
前不久刚从斯特拉福德回来,去看了看莎翁的故居,他写过无数场悲喜,在那时我只想起一句。
sweet are the uses of adversity.
苦尽甘来。
这一封信从英国的伦敦来,特地贴了邮票,是一排伊莉莎白二世的头像。信封里放了一沓莎士比亚戏剧的明信片。《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莎翁笔下的角色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也许就是爱情。
一一:
见字如晤。
今年波士顿的秋天来得早,一场风吹过之后,满街都落满了叶子。
你相信庞加莱回归吗?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封闭中,任何一个粒子在经历漫长的时间后,都能够回到无限接近于初始位置的位置,但只是无限接近,不能完全重回。尽管过程漫长,但是它必然能够实现。
这样一个周期,就称作是一个庞加莱回归。
所以我们终会相遇的,哪怕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
随信放了两片叶子,就好像把波士顿一整个秋天都寄给你了。
风会把一片叶子和另一片卷到一起,命运会让应该在一起的两个人重逢。
我无比地相信。
一一:
见字如晤。
今天苏黎世天气不错,难得出了太阳,一切都很顺利。
rence给我分享了一张照片,站在他不远处的那个人,很像你。
我原本想通过忙碌让自己遗忘,可是这几年每到一个地方,我对自己说,你要和你爱的人好好去看看这个世界。
我想和你走过世界上所有地方,不管它浪漫不浪漫,只要是你,都是好风景。
无论照片上的那个人是不是你,我都一定要回国。
说来好笑,先前没订机票的时候,我还很迫不及待,如今即将启程,却有些踌躇不安。
如果那个人真的是你,不知道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我已经在脑海中预演了五年。
一一,我回来了,因你而来。
并且我相信,我们很快就要再次相见。
这一封信来自瑞士的苏黎世,寄出的邮戳显示是去年九月。几天之后,季知明就带着她见到了沈太太,并告诉她,公司将会新来一位副总。那天晚上季知明请客吃饭,回家之后她的邮箱里就收到了一封邮件,发件人是constance.s。
喜欢喝红茶,咖啡只喝冰美式。不喝奶茶,讨厌辣。
还指定办公用品的品牌,指定桌面资料的摆放位置和摆放规律。指定了桌面绿植的种类和办公室基本的色调。
最后附上了自己的工作电话,并告知明早九点会准时到达公司。
之宜恍惚地想,那天他好像到得很准时,上午九时整,没有多一分,也没有少一秒。
手上沉甸甸的,还有很多封信没有拆,它们来自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是他所到过的地方。
收发室的阿姨要下班了,因为她的缘故,已经多等了好一会。她回过神来,又觉得有什么情绪在心里难以平复——或许原本就不应该抑制住,这么多年了,她以为只有她一个人在坚持着,却是今天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以来,他们彼此都没有放弃过,这么多年以来的悲喜,都有人一起分享。
原来这么多年,自始至终,她都不是一个人。
原来这么多年,总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爱你。
她感觉脚下的每一步都虚浮着,一瞬间她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现下霓虹一片,车流不息。天空像葡萄冻一样好看,一弯明月已越过云海,悬于天幕。夜风吹过城市,春末夏初的傍晚,风也有濡热的气息,卷带着所有的嬉笑、闲聊、车鸣与喧嚣。
她打开手机,屏幕映亮了她的脸。现在是北京时间下午七点三十七分,分针沿着时针的轨迹,慢慢与它重合在一起。
哪怕它们用了漫长的路程来相遇。
夜风温柔,她按下了呼叫键,电话很快被接起。
一瞬间她竟然不知道自己应当说一些什么,只觉得在这一刻呼吸通畅,满心欢喜。好像背负了很久很久的重物终于卸下了,好像一场漫漫长跑终于到了终点,又好像是在水里挣扎即将溺毙的人最终得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他也与她一起沉默着,沉默得可以听见彼此的呼吸,浅浅低回。
也许他们都等这个电话等了太久,等这一刻也等了太久,在每一个孤独而低迷的时候,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在一腔喜悦却无人分享的时候,或者是去到了陌生的城市,看到了熟悉的光影。
于是就会想,要是他还在身边就好了。
那么自己就不会这么茫然无措,无所凭依。
那么自己就不会是一个人了。
良久,只听见他说:「我爱你。」
她说,「我知道。」
【全文完】
--------------------
作者有话要说:
呼呼,真不容易!正文到这里就结束啦!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一路支持,感谢愿意留下评论的小伙伴们,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讲故事。
之后会有两三篇番外,第一篇是季总和amanda的《在你身后三十米》,因为季总在文里也占了挺大的比重,所以就不给老季腾一篇新文啦!第二篇是之宜和与续的《领导吃饭我转桌》,暂时是这个沙雕的名字,第三篇叫《任札与秦绶》,就是之前和季总吃饭那两位哥们,任札的故事写成番外,陆时谦的故事就是我的下一本现言,嘿嘿~(小声bb,我写出来了才算有呜呜呜没写出来就当这条不存在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