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顺迎皇帝出来,见摇光也跟在后头,便自发地让路了。皇帝的仪驾浩浩荡荡地跟在李长顺身后,李长顺跟在摇光身后,摇光跟着皇帝,极缓慢地,走过宫道。
北风吹得她眼睛发涩,她垂下眼来,看见皇帝厚重的端罩下,随着脚步隐约翻腾起来的明黄云龙纹。
那样明亮,普天之下除天子以外再也没有人敢享的尊贵,一针一线皆极尽工巧,细细的金线勾勒出片片闪耀的龙鳞,仿佛再靠近一步,就要剜骨剥皮,灰飞烟灭。
养心殿并不远,皇帝仪仗将至,照例在门前燃放一枚爆竹。扑剎一声响,也不过片刻,便寂灭在深寒的冷意里,只有空气中漂浮着若有若无的烟气,昭示着它的痕迹。
她随皇帝一同进了东暖阁,这是她昨天没能进来的地方,今儿她却又来了。李长顺把暖阁里伺候的人都挥退,偌大的东暖阁里,就他们两个。
皇帝不用人伺候,自己脱下端罩,搁在一旁的架子上,他里头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吉服袍,年节里到底比往常庄重,愈发衬得整个人气度雍华,不可方物。
他转过身来,就站在炕边,离她不过几步远,身上的龙涎香味环绕在她周身,澹远清宁。
皇帝低声问:「昨儿为什么不进来?」
她却恍若未闻,「万岁爷让奴才拿什么?」
皇帝望着她,目光沉静,似乎想从她低垂的眉眼里找寻答案,原来不是这样的。在抓雀儿的时候,在堆雪人的时候,她从来不会这样,一任如鸦羽般的睫毛遮掩住所有情绪,宛如一道屏障,将他隔在墙外。
而她今天在慈宁宫就是这样,收敛掉所有的小脾气,流光溢彩的眼神与飞扬的神色,令他觉得茫然又若有所失。
难道成明真的说动了她吗?不会,如果真是那样,昨晚她就不会来。
皇帝苦涩的心里泛起一丝甜,什么时候他也这样患得患失起来,她是向着他的,他们彼此交情通意,这就足够了。
皇帝于是笑道:「喀尔喀姑姑的家信,我都收拾好了。」他从炕几上把匣子取来,试着上前一步,她却毫无徵兆地往后退,他愣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是有些怕他,倒不是因为旁的,只是忽然想起宁妃,便没来由的战慄。她不是不恨的,特别是在她封妃的那一日,她原以为自己死了心,却没料想到这是他早早布下的局,她原以为真的只是病了,却没料想到她哑了,她没了容貌,再也出不了宫门。
他待她是好的。
可是她不能了。
心下不知名的情绪翻涌,冲到喉头反而觉得有种窒息的腥甜。她也察觉到自己的失仪,慌乱之间伸出双手去取,却发现皇帝紧紧攥着那匣子,攥得指节发白,也不肯松手。
他的声音有种苍远的凉薄,透着深深地疲乏与无力,「我与成明,我让你选。你最终还是选了他,是吗?」
其实那日他什么都听见了,听见了她所有的嚮往,要娶她可真不容易。成明替她分析眼前的情局,第一个就把他排除在外,他很生气,却发现这种生气实在是徒劳。
他那天没有说什么,只是朝她笑,也不敢说什么。有些东西他的确许诺不了她,那么由她做决定,他让她挑。
所以谁也不知道,看见她的身影出现在养心殿外时,他有多忐忑,又有多欣喜。
那时他想,就算提前破了布好的局又有什么要紧,就算运筹帷幄达不到最好的结果又有什么要紧。眼下额讷与绰奇虽然警敏得很,成明又隔三差五地去他们跟前拱火,闹得他们几次三番要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对舒氏下手,好斩草除根。虽然钓鱼钓到一半,想要一举剷除就不能心急,之前办了宁妃已然有些风声,可是真到不可为的时候,他也不介意动用自己的亲兵。
积蓄羽翼,涤荡朝廷,开一番承平世界,等到那时便有足够的底气来兑现他的许诺,不是困囿于宫闱的妃妾,而是要与他一起携手,看遍大好河山的妻。
他从前于此上淡泊,皇后也好贵妃也罢,不过是后宫中领着不同俸禄的职衔。先皇后本就是为平衡朝堂而立,贵妃与宁妃,有今日尊位,也不过是因为她们身后的家族。彼此心照不宣,场面上过得去,这一生就这样,没有期待就没有失望,已经习惯,也就不要紧了。
可如今不一样。
苏杭烟雨,大漠孤烟,人世盛景无数,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总要与喜欢的人同去遍观游览,才不算辜负此生。
塞北江南,民阜物盛,八方熙熙。携同心之人发宏愿,愿穷尽毕生之力,来试着造就一个盛世。
体元出治,于时为春。
明年阳春不远,最宜嫁娶。
可她仍然是那一幅淡漠的神情,仿佛所有都不与她相干。她的声音冷得出奇,就像外头廊下结起的冰稜子一样,不留情面地直戳进他的心里。
她跪下,朝他深深泥首,俯下身的瞬间,隐去心里翻涌难抑制的痛楚,连自己的声音,都茫然难辨。
东暖阁里安静得出奇,本就没有什么人,就他们两个。这程子天总是阴阴的,连室内也不大明亮,有种挣扎着的低郁。自鸣钟摇摆着,「嗒嗒」作响,连带着她的话,也变得分外明晰。
「奴才与端亲王自小一起长大,入宫前早已心意相知,情意相通,主子宽仁明厚,请主子成全。」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