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觉得自己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了, 就问周沁:「沁丫头,你有没有什么要对祖宗说的,或者有什么想求祖宗的?」
周沁:「我只希望族里越来愈好,大伯爷您都说过了,我没什么要说的了。」
族长想了又想,最终在心里补了几句:祖宗们一定要保佑沁丫头,让她能得个如意郎君吧,沁丫头是个好的,如今也才二十出头,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总不能叫她一个人过一辈子吧。不肖子孙狗娃子先谢谢各位列祖列宗了。
一直到在宗祠门口放了很多爆竹后,祭祖才结束。
三月二十县学休沐,十九这天王昊带着他十岁的小弟和五岁的小妹,还有十三岁的乔家表妹一起送来了杏花村,说是要让三人上周家族学。
看着眼前的几人,周沁本能的想拒绝。
第144章 上山
「沁夫人,您放心,绝不给您添麻烦,我母亲派了人来照顾她们。刚才回来的路上,我已经和赵兄说过了,我这三个弟弟妹妹暂时住他家。我一会就去找村长买块儿地盖个小院子。等院子盖好了,就搬走。」
「还有我们不是杏花村的居民,父亲说了,束脩和饭钱自然不能按着村里孩子们的算。这是六两银子,按着县里私塾的束脩和饭钱给的。别人说不出什么的。」
王昊这是堵住了她所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五岁的王婉儿分进了女子甲班。十岁的王诚和十三岁的乔楚楚进了乙班。
****分割线****
「娘,明天就休沐了,咱们上山去打猎吧。」心心拉着开开跑进周沁的屋里就求道。
「夫子的留的作业都写好了?」
「我的还没,但今天肯定能写完,不会耽误明天上山的。」
「成,如果今天晚饭前能完成作业,明儿咱们就上山去打猎,顺便野炊。」
「哇!娘,你真好。那我先去写作业了。」说着就往外跑,把被他拉着来着的哥哥给忘了。
开开则看着他娘亲写的东西。
「娘,您写的是什么?」
周沁把写完的纸张排好序给开开看。
周沁也很无奈,自己这三个孩子实在是太聪慧。这世就不说了,前世自己五岁的时候还在学前班混日子。大概也认识了一些字,会背几首简单的唐诗,会唱几首儿歌,能数数到三五十,会十以内的加减法……在父母的眼里已经是个好孩子了。
然而自己的这三个孩子,学习能力实在是太强了。只是老大更稳重,遇事也更喜欢动脑子。老二更贪玩好动一点遇事,比较爱动手,还好老大和老二也算形影不离,能压制住老二。老三则更活泼,却又喜欢学医。
周沁时常在想,孩子们的智商不随她,应该是都随了他们的爹。
开开仔细看了娘亲写的《基础算学》。里面娘亲用了一些奇怪的符号代替了一到十,这十个数,娘管这些符号叫做「数字」。还有一些符号代替了加减乘除等字。
都看完后,开开觉得,娘写的这个东西用起来很方便。
尤其是后面还把娘之前教他们的「九九口诀」改成了数字版的「九九乘法表」后。
原本的九九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
娘的数字版则是从「1x1=1」起到「9x9=81」止。
毕竟周沁也没打算把后世的数学都搬过来。她只希望自己整理出来的的数学,小孩子都能学得懂就可以了。
周沁从开开的眼睛里看到了光,她就知道,自己整理出来的数学给孩子们用是可行的。
「娘亲,剩下的写完我能先看看吗?」
「难得我的小开开对娘亲有要求,娘亲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为了预防明天上山的突发情况,晚上周沁从商城里买了一些急救药品,还有驱蚊虫鼠蚁的药粉放进荷包里。外一乐乐小姑娘准备的药包不好用咧。
第二日,周沁才知道,麦苗今天休沐,她的好弟弟带麦苗去县里了。赵树今天也休沐,昨天晚上就回来了,周沁实在不好打扰人家小两口相聚。
看看身边的周圆正忙活着给她准备上山带的东西。干脆给周圆放了假,让天八驾马车送她去县里看她爹和她的未婚夫。
吃过早饭,则带着天九,天十七,和四个孩子上山了。除了天九背着个大背篓,背篓里除了锅子,餐具外,还有水(预防山里找不到合适的水源)。其他人都是轻装简行。
来了快五年了,周沁还是第一次进山。益阳庄子上的后山不算,那只是个小山坡和山林是不一样的。
加上原主在山里吃亏,她穿过来后对进山这事儿,有着本能的排斥。
要不是邑阳县经常去宅子后面的小山坡。又有明里暗里都有暗卫跟着。她是不会同意进山的。
孩子们的体力是真的好,没辜负这两年的日日锻鍊。还没走到深山边缘,周沁就已经累的抬不起腿了。孩子们却精神的很,没看那四个小傢伙已经有了收穫,一只漂亮的野鸡,和两只灰扑扑的的兔子。
但一路走来,也薅了一把野葱,挖了几块野姜。
而他们今天的目的地就是深山的边缘地带。孩子们的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周沁信不着。要不是有天九和天十七跟着。她是不会同意孩子们上山的。
沿着深山边缘又走了半个时辰,他们终于找到一处水源,旁边有一大块开阔的平地,视野很好。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