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站在皇帝身旁的镇国公幽幽的说:「陛下,我劝您还是快点写下诏书吧。」
果然,皇帝看着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的摄政王,还有一动不动已经放弃努力的楚王,襄王和梁王时。
皇帝只觉得眼前一黑,昏倒过去。被手疾眼快的镇国公一把扶住:「太医还不快来给皇帝陛下看看?」
站在太皇太后身后,存在感很低的王太医,上前给皇帝切了下脉,翻看了一下皇帝的眼皮:「回镇国公爷,陛下无碍,待微臣为陛下施针,不出三十息,就能醒来。」
镇国公有点不耐烦:「那快点啊!」
明明早就能拿到诏书的,妹妹非得和这小儿掰扯,白白浪费那么多时间,真是越老越糊涂了。
果然,太医施针后,不过一小会儿,皇帝就悠悠转醒。
多希望刚才的一切,只是朕做的一场梦啊。
梦醒后,他仍在麟德殿看舞姬们跳舞,他的臣子们对他是又怕又无奈的恭敬,她的皇祖母和母后依旧宠着他,因为他是她们的依靠。他的舅祖父也万事为他着想,以他为先,因为他是镇国公府的底气。
可是梦醒了,睁眼看到的就是身侧看着他眸色晦暗不明的舅祖父。殿下是一片狼藉,他的臣子全都被人控制了。
「既然陛下醒过来了,就快点写禅位诏书吧。」镇国公把蘸了墨的笔递给皇帝,不容拒绝。
重新架在他脖子上的刀似乎更用力了些。
做了十几年皇帝的萧晟,他也怕死啊!
他执笔开始在纸上一笔一划写下天盛朝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位禅位给外人的诏书。
或许过了今天,天盛朝这个用了百余年的朝代名字也该换了……
【朕亲奉慧仪太皇太后懿旨:
前因皇室子嗣凋零,现如今朕有碍于子嗣,愧对我萧氏列祖列祖。
特命皇祖母李氏娘家镇国公府国公爷李伯棹代朕行皇帝职,管理天下。
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天盛之繁华。
岂不懿欤!钦此!
徳宣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殿中的众王爷,心里暗嘆一声「完了」。他们萧家的正统皇室,怎能还有命在?
群大臣,镇国公一派系的,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其他人则在脑子里迅速盘算,一会儿要怎么做,才不至于让自己丢了身家性命。
太皇太后本不愿皇帝,把她参与这事写进诏书里。但一想反正自己也没几天活头了,到了地下,哪里还管得了这么多。
在看与自己图谋,得偿所愿的哥哥后。也就不再说什么。她相信他哥哥会依照约定照顾好自己这唯一的孙子。不会要了其他皇子皇孙性命的。
当然摄政王萧景曜除外。萧景曜必须死。
第174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好,好,好。」说完,镇国公就去打开装玉玺的盒子。只要盖上玉玺的印章,这份诏书就算生效了。这天下就是他李家的了。
他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兵不血刃,就得了萧家的天下。什么辅政大臣,什么王爷,什么摄政王,都是个狗屁。如今还不是被我李伯棹拿捏的死死的。
打开盒子,看到里面的东西,镇国公脑袋「嗡」的一下,寒气从脚底起直冲天灵盖儿。
待反应过来,一脚狠狠的踹向太监总管刘全:「混帐东西,玉玺呢?」
刘全闻言暗道一声不好,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往装玉玺的盒子里看了一眼,盒子里面装的竟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
瞬间他脸色变得惨白,人也开始哆嗦:「国公爷饶命,奴才真的不知道啊。奴才拿来的时候,里面明明就是玉玺啊。奴才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刘全早就被镇国公收买,是镇国公一系的。看到刘全的样子,也知道他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做手脚的。
镇国公上前一把扼住皇帝的脖子:「说,玉玺呢?」
皇帝也是很不解,但见玉玺不见了,心里反而踏实了:「玉玺平素都是刘全保管的。我怎么知道玉玺在哪儿?看来老天都对你做的事看不下去了,不想让你如愿了。哈哈哈哈哈~」
镇国公简直就要被这话气死了:「废物,果然就是一废物,连玉玺都保管不好。」说着一个用力把皇帝甩了出去。
皇帝叽里咕噜滚下殿里的台阶,滚到殿中央。再次昏死过去。
「晟儿」太皇太后看到自己唯一的亲生孙儿滚下去,心里也是一紧。
抬头正对上自己哥哥那恨不得吃了人的眼睛。心和肝都跟着颤了一下。
哥哥真的能如约好好对待晟儿,放过其他人吗?太皇太后心里顿时慌得一批。
但事已至此,木已成舟,没有她回头的余地。她选择的路,跪着也得走下去。
「还不快让人去御书房找?」太皇太后急声道。
「奴才这就去,奴才这就去找。」刘全赶紧爬起来,带着人就往御书房跑去。
三个王爷一听玉玺不见了,也松了口气。
而此时,在桌子上趴累了的孟侧妃,在桌子遮掩下,用脚轻踢了萧景曜一下:「王爷还不打算动手?妾身的胳膊,腿都要麻了。」
「不着急,再看会戏。」
一直注意着对面摄政王一举一动的梁王。在看到桌下,那只踢了摄政皇叔的脚后。也完全放松下来,安安心心的看戏。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