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问「周言诗」为什么自己一间,问就是,她有洁癖。
府试共考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其中前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连考两天。
第一场考帖经,主要考察考生的记忆力,考生需要按照要求,将书中的内容默写下来。
这对记忆力,理解力超强的周言川「兄弟三人」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第二场考杂文,主要考察考生的书法和习作能力。主要包括一些论、表之类的文体。
周言川三人表示,这个也没有压力。
第三场考策论,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时政、吏治等方面的理解和观点。
这对,年前就开始看并已经看了半部「史记」的周言川来说,压力不大。
而对周言泽和周言诗来说,就有些压力了。
但他们在范夫子的指点下,已经写过几篇策论了,虽然言辞有时候较为稚嫩,但总能说出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府试的第一场帖经考试放榜,七个孩子都榜上有名,周言川又考了头名。
这让原本对安平县的县试有不好揣测的人,都闭了嘴。
而第二场杂文周言川只考了第六名。毕竟年纪小,书法上比很多考生还是差了一些的。
这也让很多考生得到了安慰,这周言川是太妖孽了一些,但也不是不能超过的。
他们却故意忽略了周言川在年龄上的劣势。
第三场考试要开始的时候,范夫子才对他们一行七人说:
今天考试的都是苦读的书生,很多人都没有环境让他们事生产,通民生,对朝廷的政治见解又能有几分。
你们放心去考。就算考不过,你们也都还年轻。
毕竟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也才十三岁。
等第三场策论成绩出来。他们七人中,有四人通过了。
分别是第二名周言川,第七名周言诗,第十八名周言泽和第四十六名王诚。
第198章 你这是炫耀
王诚看到自己过了府试,虽然成绩不是很好。
但他仍旧是不敢相信的,他使劲的掐了一下他身边的林峰。
「啊,王诚,你干什么掐我?」林峰很生气。
「疼吗?是不是很疼?」王诚问道。
「废话,不疼,来让老子掐你下试试,到时候,你就知道疼不疼了。」
「我真的是童生了?」王诚跳起来就要去抱另一边站着的周言诗。
被周言川和周言泽拦住了:「你干嘛?那小子有洁癖。」
王诚不以为然,转过身抱着林峰,高兴的直蹦跶。
「我是童生了,我是童生了。我哥王昊十五岁考上了童生,我十一岁就做到了。我爹再也不会说我不如我哥了。哈哈哈~哈哈哈~」
周言川三人默契的离王诚远了一些。
张兴贤和王修远见周家兄弟的动作,也离王诚远了一些。
只剩下林峰正用力的,要把王诚从他身上扒下去。
拿到成绩的第二天,周沁一行人就打道回家了。
范夫子给七个孩子都放了三天假。
当有人问周言川三兄弟要不要参加四月份的院试时。
周言川说一切都听范夫子的。
他对科考其实没多少想法,这次参加考试也是因为,范夫子觉得他们可以去历练一下。
原定的目标既然已经达到了,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三天后,等他们返回族学时。才发现族学的乙班和丙班的学子又增加了不少。
光丙班就有近二十人。因为大龄男学子的增加。已经八岁的欢欢和已经十四的乔楚楚回到了女学部。
周诗诗继续生病,周言诗则留在了男学部。
而此时京城的春闱也结束了。
因为今年的扩招,今年的进士和同进士名额由往年的各一百人,增加到进士一百二十人,同进士一百三十人。
王昊掉车尾,考了第一百一十八名,成了垫底的进士。殿试自然就落了榜。
春闱结束了。
殿试中,萧景曜为自己的臣子班底挑选了一些人才。
除了一小部分原本就是他势力范围内的。
多数都是没有什么背景的寒门子。
勤政殿内。
秦墨喝着茶问萧景曜:「这殿试都结束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启程啊?
如果再不让皇子露面,前朝就翻天了。」
萧景曜上位已经整整两个月了。
群臣多次以子嗣为由,让陛下广开后宫。
但萧景曜都以才接受政务,力不从心给拒绝了。
群臣自是不信的,他之前虽然没做皇帝,可是也把持大半个朝廷的政务十余年,如今怎么会突然就力不从心了。
只能说,他不想。
可是帝王总得有皇子继承皇位,才行啊。
所以,每天都早朝,总会有人,忍不住建议皇帝广纳后宫,早日为天盛朝皇室开枝散叶。
现在萧景曜的后宫里,也只有摄政王府时跟了她十三年的两个侧妃和四个贵妾。
当然,如今她们都已经是妃位了。
「你亲自去一趟太原府,和她说一声。我半个月后启程。」
秦墨听后,震惊的半晌无言。
萧景曜皱纹问:「我说的话,你听到没有?」
「听到了是听到了,你这是怕她不来,我让先去打个先锋?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