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强起身拱手行礼:「回陛下的话。」
「这里没有旁人,坐着说话就行。」
「草民不敢。」
萧景曜蹙眉:「朕叫你坐着说,你就坐着说吧。」
周涛见皇上皱眉,赶紧轻轻拉了一下自己大哥,示意他听皇上的话,坐着说。
周强:这和教礼仪规矩的公公讲的也不一样啊。
周强屁股只坐在椅子的前面三分之一处,挺直了腰板回道:「回陛下的话,草民七岁的时候就跟在父亲的身后,满地头田间的干活。
这一干就干了快二十年了。草民喜欢侍弄庄稼不假。一是因为我对地头的活儿,确实比较擅长。二是因为我除了干农活,也实在是不会干别的。」
萧景曜:「你倒是实诚,什么都说。朕还听闻,你家的火室很赚钱?」
周强略有诧异的看着萧景曜:「陛下怎么什么都知道?」
周涛:......
周强看到皇上身边坐着的开开,好像明白了。
「陛下您说的不错,虽然我们的火室现在有四个合伙人。但也确实每个人都赚了不少钱。」
萧景曜就喜欢这样老实,有一说一的人:「你觉得如果把火室反季种植的方法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赚钱怎么样?」
周强想了想:「如果推广出去肯定能让更多的人赚到钱。只是将来赚到的肯定不如我们现在赚的多。
而且火室的建造成本,还是挺高的。一般的庄户人家还真建不起。
如果让更多不差钱的人来做火室种植,其实并不能增加普通农户的收入。」
肖景耀,对周强的回答还是很满意的:「那你说怎么做才能增加农户的收入?」
周强很奇怪皇上为什么只问他一个人问题?
但还是对陛下提出的问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回陛下的话,草民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什么情况。
但是,就草民所在的太原府安平县来讲,还是有很多荒地的。
草民觉得可以把那些荒地利用起来,无论是开垦出来种粮食,种瓜果,或者养殖牛羊都能很好的增加农户的收益。」
「哦,你们县有很多荒地?」萧景曜对此还真的不了解。
张涛知道自家二姐和县令家有点儿关系,不想牵扯到县令。
赶紧插话道:「草民平时做点儿小生意,时常在外跑。倒是去过一些地方。
咱们天盛朝地大物博,不止在草民所在的县,在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尤其是最近几年,风调雨顺。咱们天盛朝,又有高产的粮种,农户家的日子比起早些年要好过很多。
农户家里不缺粮食了。这开垦荒地的事就鲜少有人去做了。」
萧景曜看向太子:「这件事太子怎么看?」
开开想了想:「我认为,大舅舅说的开荒。种植粮食,或者做养殖,都是很好的增加农户收益的方式。
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农户家不缺粮食,对于开荒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是没有。
我们应该从鼓励农户开荒做起。
比如说,农户开荒来的土地,只需要去衙门备案,头三年或者五年不用向朝廷纳税。
对农户来说,经过三五年种植,养地,土质大多能得到改善。就能不花钱得到中等田地,甚至是上等田地。
对朝廷来说,也多了笔税收。」
殿里的几个人都对开开能有这样的回答感到震惊。
萧景曜还想考考开开:「如今百姓不缺粮,种那么多粮,吃不了不是都坏掉了?」
开开闻言皱着眉头看着自己的傻爹,一脸的不贊同:「百姓的粮食吃不了,朝廷可以收上来啊。只需要按照市价,农户肯定愿意卖给朝廷的。」
萧景曜看懂了开开的小表情,失笑:「百姓都不缺粮,朝廷要那么多粮食干嘛?等坏掉?」
第257章 笔记
开开:「增加咱们朝廷的粮食储备啊。
我知道,每年的秋收季节,都会有外邦的人在我朝边境,掠夺粮草。
我们可以把粮仓里的陈粮和一部分心粮,拿去跟外邦的游牧民族,交换我们需要的牛羊马匹,甚至是矿石。
他们有了粮食也就不会,一直盯着我朝边境,百姓的秋收粮了。」
萧景曜完全没想到开开会这么说。很是意外但也让他坚信,自己没有选错继承人,自己不再广纳后宫是对的。
而赵树完全没有往开开说的那处想过。听了开开所说赵树深觉自己白白读了这几年的圣贤书。
萧景曜:「赵公子对太子所言怎么看?」
赵树起身对皇帝深施一礼:「回陛下的话。不瞒陛下,草民听了太子殿下一席话,深觉惭愧。草民真真是白读了这些年的圣贤书。」
开开出言安慰:「小姨夫这些可不是圣贤书里教的。我那还有一些关于民生民计方面的资料,回头我找了,让人给你送去。」
言下之意,赵树不是没有下功夫读书,而是没有机会接触到更深一层的知识。
这事儿怪不得他。
「草民,谢过太子殿下。」
「小姨夫,您再一口一个太子殿下的叫着,可是打算和外甥生分了?您还是叫我开开或者言川吧。」
赵树刚要说:「遵命。」
但是在开开注视的目光下,就说成了:「好的,姨夫知道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