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是不是太晚了?这不是乐乐考虑的问题。
第二天乐乐刚从上书房回来就收到了来自他爹和蒋贵妃等人的回礼。
她送出去的那点儿东西,和收到的回礼一比,简直是不值一提。可以说是千百倍的赚了回来。
周庆这边,送走三个孩子。她又开始了晒太阳,喝茶,看书的日子。
可是第三天,她就发现,挨着她的两家邻居同时搬家了。
只一天功夫,她左邻右舍又都迎来了新的邻居。
新邻居拿着点心,水果来和她打招呼的时候。
她竟发现两户邻居,都对她很热情,甚至还带着点儿恭敬。
想起那天儿子说要去府城,又离开的那一个时辰,大概就是办这事儿了吧。
既有人保护了她的安全,又不打扰她的生活,心心还真是心细啊。
想想周沁都觉得幸运,她还不到二十四岁。就已经有儿女孝顺了。
第283章 计划书
想想又觉得不可思议,可是,这么不可思议的事儿,偏偏就发生在她身上。
开开心心和乐乐为她做了那么多,自己总得回馈些什么的。
想到自己的无所不卖的商城。
周沁再次开始了学习模式。
不论是大儿子的天盛朝,小儿子的封地宁州,还是女儿的封地平江府。
周沁都希望他们手里管辖的地方,越来越繁荣富强。
作为一个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她太知道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了。
粮食,基建,教育,医疗,军事,科技……可谓缺一不可。
关于粮食。
天盛朝现在的情况,比周沁知道的,她那个世界上世纪五六七十年代要好太多了。
没有大饥荒,没有巨额外债,而且天盛朝绝大部分地方,连着十来年的风调雨顺。偶发的一点局部性的小的自然灾害,完全在朝廷的可控范围内。
经过四五年的良种择优种植。虽然产量和她前世的高产无法相提并论。但如今的产量也比她来到这里之前,提高了近一倍。
当然,她还可以从商城买到更好的种子,只要能想到正当的理由拿出来。
其次:要想富,先修路。
后世常见的路都是柏油路和水泥路,而没有青石路。一定有它的原因。
然后查阅了很多资料,想提取沥青,铺就柏油路。
就涉及到提鍊石油,技术书里都有,学就完了,但其他硬体设施就达不到了,只能以后再说。
而制作水泥倒是容易一些,可操作性更强。
而水泥不但可以用于路面,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建筑。
但不可避免的就是污染问题。减少污染的方法书里也有提到。
但能减少到什么程度,周沁并没有直观的认识。
所以周沁对此写了,可行性分析。把其利弊都详细的列了出来。
再来就是教育。
俗话说的好,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周沁觉得她在杏花村办的族学就很好,其模式完全可以在全天盛朝的范围内推广开来。
可以由官府出地,商人出资,老百姓出力共同办学。
关于医疗。
中医就已经很牛了。
后世西医的顶尖医疗技术,需要精密的医疗检查设备的,和精湛的手术技术,暂时不考虑。
可一些后世的急救手段,如果能推广开来。
再能搞出这个时代可以生产出来消炎药。
配以一些简单的外科手术(包括剖腹产手术)。
就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这将使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的一个大的飞跃。
军事。
这个对周沁来说,有点纠结,虽然他不懂军事,但是出于对种花国的蜜汁信任。
她觉得种花国的兵役制度,完全可以借鑑一下。
但是这涉及到天盛朝有没有那个财政实力,供养那么多士兵。
但一旦成功兵役制度成功推进,将来一旦发生战事。退役的士兵可以随时返回战场,一定比这个时代,临时徵兵,大多数士兵上战场时,都是被赶鸭子上架强得多。
就像种花国退伍老兵,宣传视频里讲的那样「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有一支种花国那样的军队,在这个时代,周沁相信,那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了。
至于高端的热武器,周沁不敢想。
而开开心心的两支手枪,周沁也只是想他们多一点自保的手段。
此刻,她根本不知道,开开已经将手枪借给他老爹——萧景曜了。
科技。
对周沁来说,科技=科学+技术。科学等于自然规律,技术等于实际应用。
所以科技就是自然规律的实际应用。
比如说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科学养殖,科学种田等等都是科技。
周沁前一世所处世界的科技发展史:
古代:用牛耕地,代替人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使用以及内燃机的出现
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互联的普及。
再到后来: 移动网际网路、物联网、5g 都在改变那个世界的各行各业。
依靠商场里无限的书籍资料。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