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
王世充的手中捏着军报,脸色阴沉。
为了表示与王薄、徐元朗共分河北的决心,他毫不犹豫的让太子王玄应领着两万精兵和这两个他看不起的草寇在济北郡会合,准备吃掉杨善会的军队,给隋军一个教训。
当然,事先,老谋深算的王世充做出了安排,那就是郑军只是做做样子,依照既定的策略,让徐元朗、王薄这两个冤大头和隋军火拼,坐收渔翁之利。
算盘,本来是极好的,而且,王世充还派出了几员猛将前去相助太子王玄应。这几个猛将,身经百战,临阵经验非常丰富,按照王世充的猜想,就算郑军不利,可是有这几员猛将在,郑军至少是自保无虞。
可是,他王世充没有想到,两军对阵,尚未交战,他就损失了几员大将!
秦叔宝、罗士信、还有程咬金!
他王世充根本没有想到,这几个人居然会背叛自己,临阵倒戈,投降了隋军。
如果说,罗士信是因为当初因为爱马的原因,愤恨自己,从而投降隋军的话,对于秦叔宝和程咬金,他就想不出,这究竟是为什么了。
王世充不知道的是,因为他的心胸狭窄,加之喜爱发誓,这才使得秦、程几人心怀去意。
当初,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等人,投降王世充,不过是因为李密大败,奔逃关中,他们因势而迫降王世充。
虽然在投降了王世充之后,王世充知道这几人都是绝世的猛将,因此封赏了高官,委以重用,可是,王世充的为人却让他们十分厌恶和不齿。有一次,程咬金忍不住对秦叔宝说道:“王世充气量狭窄,见识浅陋,却又喜欢信口开河,动不动就赌咒发誓,活像一个老巫婆,岂是剷除祸乱、匡扶正义之主?!”
秦叔宝对此深以为然。
后来,王世充夺了皇位,更是鸠杀了皇泰帝杨侗,这让对隋室仍有忠心的几人愤愤不平。可惜那个时候,他们几人在外统兵,等得到洛阳发生变故的消息,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不能挽回了。
可是,在几人的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离开王世充。
由于这个时空的改变,杨浩在河北继承了大隋的正统,所以,这几人暗中商议,决定投效杨浩。一是为了成全忠义,二来,也是因为昔日有一些交情,即使,那段交情有些不堪,可是他们知道,若是投效了杨浩,他一定会欢迎的。当年,黄河边上的一幕幕,还在眼前啊。
几人正在思考如何投奔大隋的时候,机会来了。想不到王世充居然会派他们去辅佐太子王玄应,攻打在济北郡的杨善会。经过一番商议,秦叔宝等人暗中转移了家属,然后,在王玄应与隋军对峙的某日,带着亲兵,投效了大隋。
“可恨!”王世充狠狠的一拳击打在案几之上,怒道:“朕誓取河北!”
纷乱之章 第九十八章 决心
78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2-2-16 2:26:17 本章字数:4228
济北郡。()
依仗着黄河,徐元朗屯兵肥城,与来自齐郡的王薄互为犄角,同杨善会对峙。
前些日子,王世充的事情,徐元朗已经知道,心中暗骂了几句。大营外,树叶已经落尽了,秋风飒飒,捲起落叶,在空中飞舞,恰如徐元朗此刻的心情。
与前次不同,并不是自己的主动出击,而是隋军南下。前次一战,徐元朗对隋军的战斗力,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的士卒的素质无法和隋军相比。不过,幸好,王薄这个傢伙,似乎和隋军有着大仇,铁了心的抗隋。而且,徐元朗知道,这次隋军的主将,就是上次的那名隋将,叫杨善会。
上次,也是和河北军相持的时候,王薄就是被他断了粮道,这才无奈的后撤,然后被杨善会设置了伏兵,一番冲杀,王薄兵败退回齐郡。有了上次的教训,徐元朗对后勤很是在意,每次都是谨慎小心,押送粮草的时候,均有二千以上的士卒,更重要的是,他的驻地,离鲁郡博城并不遥远,也没有什么险要的所在,所以,杨善会试图截断徐元朗的粮道,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只得悻悻放弃。
针对徐、王以及郑国的联军,杨善会兵力上略有不足,所以,他只能採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才能改变兵力不足的劣势。可是,徐、王等人,或许是顾忌杨善会,都只是呆在大营里,像乌龟一样的缩头不出。这让杨善会颇为无奈。
当然,杨善会曾经试图诱骗过敌军,他假装粮草不济的模样,准备回转河北,想要引出徐元朗、王薄等人的大军,然后,在路上的险要之处,埋藏伏兵。只要徐、王两人带兵来追,杨善会就猛地回师,杀对方一个回马枪,然后伏兵齐出,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可是,徐元朗并不上当,当他真正撤军地时候,徐元朗并没有领兵追击,而是派出了斥候,目送隋军的离去。
杨善会的战果,只是斩杀了几名斥候。深深的挫败感在杨善会的心中升起,可是还好,令人惊喜的是,收了几员大将,杨善会快马传递回清河,向杨浩报告了这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
杨浩得到消息之后,很是高兴。毕竟这几个人,都是在历史上颇为出名的猛将,所以,当即,杨浩就封给秦叔宝等人不小的官职,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肯定。
同时,杨浩的军文中,让杨善会在济北郡拖住敌军,不求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