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小说网

字:
关灯 护眼
创世小说网 > 立隋 > 第342页

第342页

    起初,杨善会并不明白杨浩这样做的用意,后来他才明白,和夺取井陉关一样,来整部与杨善会部,都是诱饵而已。


    这两支军队大张旗鼓,做出以主力攻打某地的态势,其实,暗中却有它意。


    杨公卿是突出奇兵,攻陷了井陉关;而李靖则是带着薛万述、薛万淑两人,招降了平原郡,随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了盗贼占据的渤海郡。至此,黄河以北,除了恒山郡、渔阳郡没有在杨浩的实际控制之下,其他各郡已经是杨浩的势力范围了。


    而且,据可靠的消息,东莱、高密两郡,暗中臣服了大隋。只是如今,眼看就要入冬了,杨浩认为冬季一旦降临,并不是动兵的好时机,他之所以要杨善会依旧屯兵济北郡,就是要等,李靖攻陷北海郡!


    如果,隋军占据了北海郡,没有了黄河的阻碍,来年,隋军再攻打山东就容易许多了,而且,那个时候,恒山郡已经拿下,就可以全力南下了!


    这是杨浩与李靖、魏徵等人暗中商量的计策,之所以没有公开,就是为了防止敌人的密探。同时,让杨、来两人带兵的消息,通过廷议的方式下达,可以说没有人怀疑,疑兵果然达到了效果。


    十一月,王薄的势力范围北海郡被隋军奇兵攻陷。随后,李靖令薛氏兄弟留下镇守。随后,杨善会也撤出济北郡。


    与此同时。


    十一月五日,李世民趁黄河结冰,率大军自龙门踏冰西渡,从裴寂手中接过了前线大军的指挥权,然后进兵柏壁(今山西新绛县南),与宋金刚对峙。


    随后,李世民召集众将议事。


    西风凛冽,这个天气,对于更加靠北的河东诸郡,显得更加的清冷。


    大帐前,李世民的亲兵全身铠甲,威风凛凛地分散地站在帅帐四周,方圆百步之内,不准许任何人闲人靠近,事关重大,不得不如此啊。


    大帐内,众将的脸色均是露出喜色。各营统领身披铠甲,按照官位高低在帅帐内就座,李世民穿着一身玄甲,脸上满是坚毅的神色,河东的战况,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啊。


    当时,河东各州县由于饱受战乱和劫掠,加上裴寂的错误政策,勒令百姓全部迁入城邑,致使村落荒芜,仓廪空虚。这样的情形,意味着,他李世民只能靠自己想办法,养活三军。


    本来,从关中运送粮食并不是不可以,可是,因为河东城被王行本牢牢的占据,所以这条最好的线路,被掐断了。要运送粮草的话,走冯翊郡要经过渭河、洛河、黄河等大小河流,还要经过高低的丘陵,沙苑滩地等许多不利于运送粮草辎重的地区,况且路途遥远,并非李世民所想。


    今日议事,是决定如何作战以及解决粮草的问题。


    帐中的各位将领,有不少将领都在秦王的麾下效力过,参加过河东战役,长安战役,以及两次浅水原大战,对秦王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在他们的心中,秦王虽有失败,可是他最终一定能够站起来,带着他们击败敌人。浅水原的战斗,不就是秦王不屈的真实写照吗?那个只会躲在城里,像个乌龟似地裴寂,实在是不堪啊。


    所以,当他们知道秦王要来接替裴寂,统帅河东兵马的时候,众人的心情是高兴的,就连一些下级军官,知道了这事,也是欢呼雀跃。原本,被裴寂的无能指挥弄得士气低落的士卒们,似乎看到了胜利。在李渊的刻意的包装下,秦王李世民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战神,只要有他在,就一定能够带着大唐走向胜利,走向辉煌!对于这点,士兵们是深信不疑的。


    是祸是福?或许李渊也不能肯定吧。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李渊迟迟不肯启用秦王李世民。军中的士兵认为李世民就是大唐的至高无双的神,却不知道太子李建成。要知道,日后,李渊一旦去世,太子李建成就是大唐的主宰,就是大唐的皇帝,可是他的士兵居然不知道太子李建成!


    这是何等的可怕,不知太子李建成,却知秦王李世民!


    可是,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人,却是李渊,当初,为了让大唐的子民有信心,他才极力的宣传二儿子李世民,将他打造成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偶像战神。就像当初,李唐在与西秦的第一次浅水原大战中失利之后,李渊将战败的罪责推卸到了刘文静等人的身上,以李世民重病在身将他该领受的责任推卸掉,目的就是维护李世民的形象。


    可是后来,因为李世民的势力迅速膨胀,李渊又不得不转而限制李世民,来维护太子的威严!


    还真是可笑啊!


    所以在除掉西秦之后,李世民就被雪藏了起来,除了高官厚禄,李世民没有任何的实权了。


    对于这个原因,李世民自然是知道的非常清楚,也明白父亲的苦心,所以他在这段时间里,专心的专研兵书,常常与屈突通等人谈论兵法,不断的学习,在他的心中,他就是一个为战而生的战士,他要带领着大唐的子民,为李家夺取天下,讨伐四夷,要让大唐的之名,传遍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可是,由于刘文静的死,使得李世民很是愤怒。


    谁都知道,刘文静和李世民的关系最好,在刘文静受到陷害的时候,也只有李世民站出来,仗义直言,力保刘文静,可是,父皇明明知道刘文静是冤枉的,他并没有造反的意思,还是下令将他斩首。说白了,他只不过是秦王和太子暗中争斗的一个牺牲品罢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越明朝当皇帝 重生之极品皇帝 超级丧尸工厂 繁花落尽时,吻你 霸道总裁引妻入怀 遮天魔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