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侧身推开那扇门,里头值夜的老太监远远地瞧见了, 扯起公鸭般的嗓子骂:「他奶奶的呸, 懂不懂规矩!闷头往里闯,你当这是你家!」
皇帝冷冷地扫了他一眼,那老太监梗着脖子抄起笤帚就要来赶人,李大总管好赖赶上了,朝那老太监就是一瞪, 一面虾起腰对皇帝道:「主子一路到头就是了,求主子怜悯奴才,勿要耽搁太久。」
皇帝并不则声, 片金缘子的大氅承着烛光扫出如金箔般的虹,不过一剎, 便隐入茫茫的夜色里去了。
老太监气哄哄地冲上来, 刚叉起腰想要啐人, 运气到一半,才看清眼前的人是谁。原本立起来的眉头瞬间萎顿了下去,换作个谄媚极了的笑,笑出了满脸的褶子。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李大总管!主子爷让您传话来了?」
李长顺人畜无害地笑了笑,说并不是,「来办差来了。」
「这天儿怪冷,咱们值房里有热热的茶酒,您老人家去喝两口?」
李长顺说不了,「正办差呢。」
老太监疑惑地往周遭看了一圈,纳闷道:「您在这办的什么差呢?定是与您一道儿来办差的小王八羔子活腻歪了,把您撇下跑了不是!嘿!这也没王法了,说实话,要不是看着您的面子,擅闯慈宁宫,我管教他小命儿都没喽——」
李长顺皮笑肉不笑,「不劳老哥哥心疼我。怹老人家擅闯慈宁宫,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摇光的屋子在最当头,她梦魇才醒,靠在床头的多宝柜上,伸手抚脸,才发现脸上是一片粘腻的冰凉。
这段日子她天天做梦,梦见她的玛玛,梦见阿玛、额捏与哥子们,梦见尚且围着她的袍角乱跑的表妹。每每梦里一切尚且还在,她仍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梦醒后却发现,原来什么都早已没有了。
久病的人屋子里一股药味,发苦。太皇太后让苏塔亲自给她送了一枝梅花,是腊梅,尚未开放,三三两两地打着莺黄色的苞儿,远远望去倒像是琉璃攒成的玉石盆景,荡漾着溶溶月色。
腊梅香得很,岁朝清供常用腊梅。每到冬天,玛玛屋子里总要摆上好些,她贪玩,趁玛玛不注意的时候就去偷折,折来一枝藏掖在宽大的袖口里,满心欢喜地回到房中,连袖口里都是香的。然后找来一个小瓶子盛水插了放在床头,好梦沉酣,连梦里,也有着疏疏淡淡的腊梅香。
每当她觉得很累很累的时候她就想起玛玛,她想她一定要撑过去,无论如何。因为玛玛还在,玛玛不能没有她,她也不能没有玛玛。
虽然她也不知道,玛玛现在究竟在何方。不过太皇太后既然能把她接进宫来,也一定有办法,安顿好玛玛。
也许是忘记换炭,铫子上煮的药也不沸了。蒲桃烟锦是茶水上的头领,寻常事情多,并不能总是来看她。她时而清醒时而昏沉,间断地发热,偏偏这几日天都是阴阴的,屋子里暗,总见不到十分光亮,索性就这么懵懂度日,就不去计较药的冷热。
她眷恋于衾被的温暖,睡的时候爱蜷成一团,有时半夜里被魇醒,心跳得飞快,冷汗不停地往外冒,她就睁着眼睛数大支窗的格子。宫里的夜晚漫长又寂静,连走动的声响也听不见,幸好外头有一颗树,虽然叶子都掉光了,还是可以听见鸟雀的啼鸣。
如今她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个熟悉的动作,卧在枕上看白棉纸透进来的天光。久睡的人分不清时辰,她也不知道现下是白昼,还是夜晚。
与往常不同,支窗外有一片影子,仿佛就站在不远处,静默地站着,一点响动也没有。摇光怔愣地望了许久,却见那人一点要走的势头都没有。索性壮起胆子,带了七八分的薄怒,喝问:「是谁?」
病里的人声气不足,使了十分的劲儿也收效甚微,甚至带着细细的沙声,更添几分病弱的意味。皇帝听着只是心疼,硕大的支窗便如同一道屏风,轻轻松松地分隔开两边,他进不得,退不得,举步维艰。
宫里支窗皆用干净的白棉纸糊来挡风,在晦暗不明的灯光下,雪白的白棉纸仿佛是上好的生宣,轻轻松松勾勒出一幅水墨图画。他能看见她的脸廓,看见梅花舒展横斜的枝条。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寂寂江国,人在天涯。
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
又几时见得。
皇帝低声说,「是我。」
屋里人并没有说话。
四下里静得很,也许人人都有去处,该上值的上值,闲下来的三五聚在一起吃酒扯闲天儿,消磨这冬日苦寒的时光。北风呼啸着在不大的庭院与廊庑闯荡,掉光了叶子的树枝在昏暗的夜色里,将黛蓝的天空分得支离破碎,倒显得比寻常更为空旷。
所思所想,不过隔了一扇窗,这扇窗却如同天涯一般长。
皇帝慢慢地,慢慢地伸手,想要触摸上窗棂去抚触她的影子,却迟疑着没有抬起手来。御用的大氅以玄狐皮制成,锦帽貂裘再暖,也抵不住内心的寒凉。他想也许她的心也凉吧,世事磨折人情翻复,再暖和的心,也遭受不住。其实他也冷,他也曾奢想,要是两个人能在一处取暖,也许这个冬天便没有那么长了。
两个名门望族,世代簪缨功勋,联手合谋,逼着他下了处置的圣旨,令清流寒心,文华殿大学士徐惟直干脆当朝乞归而去。他处心积虑,谋于精微,暗攒羽翼,要正朝堂,肃风气,还舒氏清白,亦知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小贴士: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或推荐给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