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面开张的第三日, 四月初八,便是一年一度的浴佛节。
在这个信众遍地的长安城,这一日不少人都要去寺庙里参加活动。
但长安城有百万人口, 就算所有寺庙都在此日对外开放,也进不去全部的信众。
因此, 有些信众便在家中, 自行浴佛礼, 煎香水或者直接用清水, 为家中佛像「洗尘」。
这一日出了浴佛礼外,还有一项习俗,便是吃乌米饭。
这天, 各家寺庙都要设斋饭,即煮上大桶的乌米饭, 供信众们食用。
去不了寺庙的可以在家中煮乌米饭,但这个饭食, 工序复杂, 做起来并不方便, 所以, 这一日,街上便会有许多售卖乌米饭的小摊子。
乔昭食肆,便是这售卖乌米饭摊位的其中一家。
作为浴佛节斋会上, 必不可少的一道吃食, 乌米饭又叫青精饭,是用乌饭树叶榨汁后浸泡稻米, 稻米颜色变的乌黑后再进行蒸制。
整个制作过程, 复杂而漫长,至少要三日到五日的时间。
因此, 在新店面开业之前,乔昭便已经早早开始准备做这乌米饭了。
乌米饭的颜色自然是乌色,而这乌色的来源,便是乌饭树叶,主要食材是粳米。
在西市才买家具时,乔昭顺便买了不少新鲜的乌饭树叶和各色香料。
在开业的前几日,找了个空当,乔昭便着手开始处理乌饭树叶。
先是用把小刀,将乌饭树叶从根茎上一片片砍下来,用清水把每一片叶子均清洗干净,不留一点污渍。
然后,用大一些的刀,把洗干净的树叶尽可能的切碎,越碎越好。
切碎的树叶被乔昭放入石臼里,用力捣出叶子的汁液。
最后,把捣碎所有树叶得到的全部汁液,过滤掉叶渣后,全部倒入事先淘洗好的粳米中。
从那一日往后的三天里,乔昭将乌饭树叶汁浸泡的粳米粒,反覆淘了九次,才让乌饭树叶的汁浸透粳米。
三天后,乔昭打开木桶,掰了几粒粳米,发现米芯也变成了乌色,粳米便浸泡好了。
已经乌黑的粳米,下一步便要进行蒸制,蒸好后还要进行晾晒,直到米粒变得比开始缩小、紧实,才算成功。
直到开业的前一日,乔昭才把乌米做好,她把乌米放入袋内,收紧袋口,放在厨房的高处,避免乌米受潮,等到浴佛节当天再拿出来制作乌米饭即可。
浴佛专用的香汤,为五色香汤。
五色是指青、赤、白、黄、黑。
青是以都梁香为青色水。
赤是以郁金香为赤色水。
白是以丘隆香为白色水。
黄是以附子香为黄色水。
黑是以安息香为黑色水。
需要把以上五种香料碾成粉末,调制成汁,再沖泡成水,待浴佛节当天,以灌佛顶。
乔昭早在敦煌时,跟着阿娘在寺庙里帮厨,便学会了调制这五色香汤。
现在食肆人手多,乔昭安排好帮手,将香料碾好,届时,现场支摊制作五色香汤。
终于到了浴佛节这日,乔昭在食肆门外织了一个大大的摊位,摆上两大桶蒸好的乌米饭。
又将五色香料沫分类摆好,可以买了粉末回家自行沖水调开,也可以自备容器,去乔昭食肆调制好的五色香汤,回家直接使用。
往日的摊位,都是只卖乌米饭,抑或只卖五色香汤,而乔昭食肆两样全有,一次买完,不用跑两个摊位。
一上午的时间,乌米饭与五色香汤便通通卖完了。
摊位上由食肆帮手们忙活,而乔昭则一直在厨房里准备着中午的餐食。
虽然才开业三日,但乔昭食肆的名气早已在南城传开,这得益于她早在大报恩寺别院时积累的南城食客。
大家终于不用在进香时,才能吃的乔昭食肆的饭菜了,现在它就开在了自己的家门口,好多南城食客都来捧场。
新老面孔齐聚乔昭食肆,乔昭更要认真准备这重要的午间菜品,以留住更多的食客们。
昨日,高伯钦已随同僚们来吃过了乳酿鱼,今日,他又来了。
「乔娘子可在?」
见到朗月,高伯钦上前轻声问道。
朗月一看,此人甚是面熟,再一看,这不是昨日那青袍的大理寺平章事高郎君么!
高伯钦今日特意换了一身儒白圆领衫,配上六角金革蹀躞带,头戴幞头,本来就俊俏的模样,更多了几分书生的儒雅之气。
「高郎君好呀,娘子在,需要我喊她吗?」朗月笑声朗朗。
<div ss="contentadv"><center>
</center>
昨日除了结算了饭钱,高伯钦还给了赏钱,没等高伯钦回答,朗月便直奔了厨房,知会乔昭,金主食客又来了!
「高郎君,今日想吃些什么?」
乔昭依然一身轻便胡服,窄袖紧腰,十分利索,看到高伯钦这身书生打扮,仿佛又回到了别院初识之时。
「乔娘子,随便上些便可。」
看到乔昭的盈盈笑意,高伯钦感觉他的心里似乎有什么在炽热涌动。
落了座,高伯钦才发现自己只顾着看乔昭了,把怀中要送给乔昭的贺礼,给忘记了。
***
大报恩寺的神殿,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只等大殿内的壁画绘制完毕后,将佛像请入莲花宝座。
李玄度作为皇帝指定的督建人,自洛阳归来的第二日,便去了大报恩寺,来看看神殿的进展。
碰巧这日是浴佛节,寺内香客甚多,李玄度安排亲卫跟寺院说了一声,轻骑一匹,从寺院的后门进入了神殿。
果然,神殿前的挡围,隔绝了喧闹的前寺,这里氛围依然如往常静谧,只有那盈盈的佛香,在空气中自由盘旋挥散。
李玄度只身一人,来到寺院后门处,翻身下马,将马匹拴在桩上,独自进入安静的神殿。
就在走到神殿侧门时,忽然一道身影闪过,李玄度感觉似曾相识,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迈步进入神殿,除了门栏,里面三面墙体均搭建着与墙同高的架子。
三面架子上,站着数位画师,均左手端着盛满颜料的瓷碗,右手执笔,对墙上的壁画进行最后的描绘上色。
还有几位工匠,正在对莲花宝座进行最后的休整。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只等吉日,迎弥勒神像入殿了。
李玄度转了一圈,并没有看到管事和尚在此盯工,他今日也是一身便服,画工们自然不识得他的身份,大家都在自己的轨道上,正常运行,并无一人说话。
直到李玄度踏出神殿的门槛,才有一个肥肥胖胖的年轻和尚,喘着粗气,自殿外奔跑而来。
「靖王殿下,小僧来迟!」
这一句话,八个字,胖和尚愣是喘了三大口气才说完。
见李玄度并无言语,缓过进劲来的胖和尚又笑颜解释道:
「刚才小僧正在寺院正门等候殿下,一位侍卫过来告知,小僧才知道殿下自后门入了。」
绕过李玄度,胖和尚伸手示意,「劳烦殿下等候了,请殿下随小僧来看看神殿的进展。」
「不用了。」李玄度正声回道,「刚才殿内情况,本王已经看过了,具体何日完工,可定好了?」
「回禀殿下,暂定在了四月十六,迎弥勒神像入殿。」
「嗯,本王改日再来,你务必盯好进度,切莫耽误圣上大事。」
「好好好。」胖和尚一连三声,「请靖王殿下放心,小僧定不负殿下信任。」
将李玄度送至拴马桩前,胖和尚想为李玄度解马,李玄度挥手制止,自己解开了缰绳,翻身上马,离开了神殿。
看着李玄度离去的背影,胖和尚这才捲起衣袖,擦了擦满头的大汗。
一顿午饭,精緻又美味,高伯钦吃的很是舒适,临走结帐时,照例又多给了赏钱。
「哎哎,谢谢高郎君!」朗月开心地接过赏钱。
「高郎君若是中午过不来,可以派人来知会一声,午时我们可以把饭菜送至皇城门外。」
朗月向高伯钦介绍着乔昭食肆的新业务。
「乔娘子还真是有心了,对了,请帮我将这个转交给乔娘子。」
高伯钦笑着将怀中的一个锦缎抱着的盒子,递给了朗月。
「这是什么?」朗月接过来,好奇的问。
「这是送给乔娘子新店开张的贺礼。」
高伯钦边说边快步走出了食肆,生怕朗月再将贺礼还给他。
没等朗月追上,高伯钦便消失在了街头人群之中。
回到食肆的朗月,正好碰到从厨房里出来的乔昭。
「哎,可是有食客忘了东西?我看你紧跑着出了门。」乔昭一边用帕子擦着手,一边问道。
「不是食客忘记的,是专门给你的。」朗月伸手将贺礼递给了乔昭。
从朗月手中接过盒子,乔昭掂着沉甸甸的,疑惑的问道:
「给我的?是什么?」